探索职业之路 —— 朱晓峰老师与儿科学生共话职业生涯规划

日期:2024-11-06

10月15日,在“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课堂上,儿科学院教务科科长付捷老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甲乳外科朱晓峰老师为23级儿科学专业的同学带来了一场生动且令人受益匪浅的课堂。在此次课堂上,两位老师通过传统课程教学与导师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初步了解了职业对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的目标,并共同探讨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image.png

课堂伊始,付捷老师为学生讲解了什么是能力、能力与职业的关系以及探索自身能力方法。她教导学生要把握社会趋势,及时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利用本地和家庭优势,树立崇高的职业目标。付老师结合名人事迹和政策纲要,使课堂变得生动又紧贴实际,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随后,与往年的课堂不同的是,付捷老师特别邀请了24级同学的全程导师朱晓峰老师扮演职业导师,为同学们现场解答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的困惑和疑问。

image.png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朱晓峰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认真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针对“如果不知道选择什么方向,目前也没什么感兴趣的”这一普遍困惑,朱老师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建议学生们可以通过实习、参与科研项目、与不同专业的前辈交流等方式,拓宽视野,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他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和学习。朱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考研、选择研究生阶段专业、院校、导师时的心路历程,指出兴趣和热情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们在选择未来道路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如专业前景和个人目标等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朱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有同学提问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朱老师结合自己的丰富经历和深刻见解,告诉学生工作与生活并非对立的两端,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他认为,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精力充沛,正是积累经验、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可以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和家庭责任的增加,朱老师建议应逐渐调整自己的精力分配,更多的关注家人,尤其是孩子的成长。他建议适当减少工作强度,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生活中,以满足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

除此之外,朱老师还简要地为大家梳理了从作为本科生的现阶段到主任医师所需要经历的节点和时间线,让学生为未来的道路和选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朱老师教导大家医学之路虽然漫长,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意义,需要大家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用心灵去体会,用双手去实践,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2024-11-06_094411.jpg

image.pngimage.png

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次课堂,学生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职业规划建议,还对医学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课堂的圆满结束,相信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