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珊,珠江新城院区血液肿瘤科移植仓护士,第七党总血液肿瘤科党支部组织委员,第六团部书记,出凝血门诊小组组员
最美语录:
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最美事迹: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一名中共党员,她在工作中不忘初心,始终践行热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病房里一些低年龄的患儿,只有一位家长陪护,夜间不方便取患儿急需的日常用品,她总是下班后主动帮助家属将物品拿回病房,从不计较报酬。有一天,她正在值夜班时,忽然听到病房里一个妈妈在偷偷的哭泣,这位妈妈的孩子才2个月多就因为生病而进仓隔离治疗,作为新手妈妈的她,很多东西都不懂。因为孩子生病这件事情,让她心身俱疲。面对这位妈妈的情绪崩溃,她敏锐的意识到家长可能有轻微的产后情绪问题,立马换隔离衣进仓给家属一个温暖的大大的拥抱,并轻声安抚她不要担心,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告诉她,她都会尽力帮助和支持。以后,只要她值班,有时间她都会抽空进仓帮家属抱抱孩子,耐心告知家属孩子的治疗情况,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让新手妈妈能得到片刻的休息,也能感受到点滴的温暖。与此同时,她在工作群将发现的情况上报,发动科室同事关注、关心和帮助这位小月龄的新手妈妈,最后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患儿顺利出仓,家长对她及科室的工作是交口称赞,感激不已!
对于党务工作,她恪尽职守,经常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完成支部党务工作。团结同事,排除万难,沟通协调,确保支部工作顺利完成。2022年广州市花都区新冠疫情爆发,她接到支援电话,立马响应号召奔赴疫区,那时,她家里还有2个幼儿嗷嗷待哺,面对抉择,她果断遵从科室领导和党支部的安排。党心所指,即为方向,在疫情灾区顺利的完成抗疫工作。
在病房工作近十年的她,对待工作勤恳认真,尽职尽责。在完成临床一线繁重的护理工作同时,还积极协助护士长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如科室的质量管理。她对新知识求知若渴,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回科室学习PICC置管技术及外周干细胞采集技术,虚心向高年资护士请教业务问题。科室有同事因病需要调休,她总是毫无怨言,二话不说帮同事顶班。这种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乐于助人的精神获得科室护士的一致好评,在院内好护士、年终优秀和医德考核她总是选票居高。
也许这就是一个“螺丝钉”的力量,她无处不在,却永远在前行。正是她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拼搏向前的毅力,让她成为一颗闪亮的“螺丝钉”,被科室的同事亲切的称为“超级珊”!
朱其秀,儿童院区放射科护士
最美语录:护理工作是平凡的,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最美事迹:
1996年她毕业后分到了广州市儿童医院工作,从青葱懵懂到成熟稳重,她在护理岗位上已经坚守了28年。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话语和悉心的护理为患者排忧解难,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团结友爱,赢得了病人、家属、同事以及各级领导的一致赞誉。在平凡的护理中倾注爱心与真情,为患者带来温暖、希望和力量。
以小我成大爱,以奉献释初心。她怀抱一颗盛满善意的心,笃定行走在护理之路上,她同情患者的遭遇、理解患者的难处,也能从细微之处捕捉到患者的心理需求。在科室,经常会看到她手拿牛奶点心交予空腹检查后的患者;时常听见她对患儿的鼓励及家属的宽慰。从业数年,她总是竭尽所能的去安慰、去帮助就诊者。不单单是温柔细致的人格魅力,再加上这份专业使得她如寒冬中的暖阳般散发着热意与安全感。面对她时,初诊的患者赞不绝口,患儿的笑脸和家属的放心溢于言表;复查的病人深感幸运,甚至要求专门由她放置留置针。她的这种温暖,照亮了许多患者的求医之路,大量的口头及书面表扬就是对她的表现最真实的反馈。
以仁心践使命,以作为显担当。她作为儿童院区的护理组长,同时协助处理其他院区的科室院感培训等管理工作。她经常加班加点整理培训资料及应急预案演练;在新设院区病人日益增多、护理流程及前台预约不流畅之际,她主动申请前往开展培训、帮助梳理流程,让患者可以尽快安全顺利地完成各项检查,最大程度地方便患者。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更新放射科专科理论知识,带领科室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特别是对轮转护士细心耐心教导,让她们尽快熟悉放射科的各项工作、熟练处理科里各种应急预案。在她的言传身教下,科室护理人员不断地提升自己,独当一面。
回望28年的护理生涯,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面带微笑,用温暖的手和圣洁的心,抚平患者的病痛,驱散患者的忧伤。在今后的护理生涯中,她也将会凭着一腔热血,秉承南丁格尔精神,凝聚护理团队力量,继续恪尽职守,做好人民健康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