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编于临床真实案例
目的是鼓励HIV家庭勇敢面对疾病
我是一个16岁的女孩。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从小是一个HIV感染儿童,是母婴传播感染的。从6岁发现到现在,在医生护士们的陪伴下,10年过去了,我现在身体很好,和正常小朋友没有区别。特别感谢她们!
回想起10年前的那个夜晚,因为我呕吐发热,门诊吃药效果不好,医生建议爸妈让我赶紧住院。当时的我肯定很怕住院,不能和伙伴们玩耍,听说还要抽血做检查。
入院后看着医生和护士们忙碌的身影,爸爸妈妈急切的目光,我愈发害怕,不知得了什么病?
2天后,我还记得那天是周四的下午,因为晚上有我喜欢看的动画片—苏菲公主。医生进来病房把爸爸妈妈叫走了,说是交代病情。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回来了,看得出来妈妈哭过了。但是他们不说,只是安慰我,很快就可以出院了,不用担心。
后来,我在昏昏欲睡中,听到了爸妈在小声对话中听到了陌生的词语——艾滋病?
妈妈带着哭腔说:“都怪我当时产检不听医生说要抽血,以为只做超声宝宝就没事。我记得医生和我说要筛查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什么,我当时就想快点回去上班,是请假出来的。抽血要排队,而且我觉得不可能有这个病,就不想抽,好几次都错过了……”
“我也记得医生都开单抽血了,你说不抽,我也没劝你,唉……”爸爸也叹气。
“是我害了孩子,她要终身吃药啊,咋办呀?我吃没问题,孩子那么小就吃药,而且吃一辈子!”妈妈又抽泣起来。
虽然听得模模糊糊,但是要吃药,而且吃很久,我一下子坐起来,大声反抗:“我不吃药不吃药……”
大人们一下子愣住了,妈妈赶紧抱着我,说:“孩子,不吃药病就不好,不能出院,宝贝乖,吃药就很快回家了”。
“吃药可以出院,不用抽血了是吗?”我质疑地望向爸爸,爸爸沉重地点点头。我这才不反抗了。
回家后,我偶尔听到爸爸妈妈的聊天,虽然他们都避开我,但是我还是听到一些碎片话语。我知道了爸爸检查了没有感染。妈妈是因为认识爸爸前被感染的。怀孕后,因为妈妈工作很忙,每次产检不规律,想去就去一次,孕晚期就为了方便家里老人照顾,回老家农村待产,在乡下卫生院生了我。
我之所以感染,是从产检到分娩,妈妈没有听从医生反复劝说,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而这些都是会发生母婴传播的疾病。
虽然感染,但是有国家的免费治疗政策,有医生们的陪伴,有护士的随访和安慰,家人陪着我坚持去检查身体,按时吃药,现在我也正常上学和生活。不过我还是希望将来科学家们可以研究攻克艾滋病,不再让妈妈和孩子们感染!
来源:羊小爱
撰文:袁瑷芹 惠薇(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