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庭语言环境影响着儿童的语言发育
孩子的语言发育与孩子本身的特质有关,同时,也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促进孩子语言发育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1、孩子的语言发育离不开家长大量的语言输入,要想孩子开口讲话,首先,应该做到让孩子“多听”。这里的“多听”,是希望家长多讲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孩子在玩小车,家长就应该不断地重复“小车”“车车”这些词语。孩子的口语表达,往往从日常经常接触的事物开始。大量的听觉输入,要“跟随孩子的兴趣”。
2、要体现语言的“有用”“有效”。从应用行为分析角度讲,我们称之为“强化”。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开口讲话”是有用的。孩子听了无数遍的“车”,偶尔看到了小车,不经意间说出“车车”,家长应该立刻给予“车车”作为奖励,并大声地鼓励小朋友“对啦!车车,这是车车,给你车车,我们玩小车。”家长要注意语言回馈的“简单”“重复”“强调”。
3、语言发育建立在良好的互动基础之上,语言不是“对牛弹琴”,需要亲子双方高效的互动。家长的亲子陪伴必不可少。家长要做孩子语言沟通上的“知音”。应该时刻注意回馈孩子的口语发音。
第二章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不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更不是传统的“强制教孩子说话”。家长应该这样做:
1、 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一切以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参与到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当中去。
2、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实时旁白应景的,孩子在做的动作,此时他该说的词汇,真正做到“语境结合”“应情应景”。
3、 教导孩子不同玩具的玩法。家长在教导之前,应当首先模仿孩子的玩法,这样有利于找到亲子之间的“共同语言”,孩子才会“带你玩”,允许家长的加入。在与孩子的游戏互动建立成熟之际,家长就可以适时地为孩子“演示玩具的新玩法”啦。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跟你学”。
4、注意,任何的游戏互动,家长都应该遵循“简单”“重复”的原则,加入应景的“语言旁白”。同时,也应当鼓励孩子去跟你模仿,跟你“学说话”。
第三章 家居语言训练的小技巧
1、面对面与孩子交流。这样,有利于:目光、表情的交流,让孩子将发音与嘴巴联系起来,方便家长提供发音讲话的“口型示范”。
2、 给孩子“说话”“表达”的时间。生活中家长往往“过多代劳”,孩子一个眼神,家长立即“心领神会”,孩子失去了表达需求的机会,久而久之,变得“懒得讲话”。
3、 “设置障碍”。孩子的语言表达往往从表示需求开始,“无欲无求”的孩子最难开口讲话。所以,生活当中,不妨为孩子设置一点“障碍”,为孩子创造“求帮忙”的机会。①“看得见,拿不到”:例如将玩具放在高处。②“每次只给一点点”,孩子想要的东西,少量多次,一次次地给。③“装傻”,问孩子“你要什么?”“你要这个?还是那个?”
4、 要及时地回应孩子的语言表达。要恰当的重复孩子所表达的“关键词”,并且予以爱的肯定与鼓励。
5、不要“揪着错误不放”,忽略孩子的表达错误,家长只需要提供正确的“口语表达”就好。
第四章 论游戏与玩具的“重要性”
孩子的智力,语言发展离不开游戏与玩具。每天只给孩子看手机电视,孩子的智力以及语言提升是很有限的。家长应当尽可能多的陪孩子一起玩种类丰富的玩具,玩多种多样的游戏。
游戏的分类:
1、功能类游戏。例如,打地鼠,敲打类乐器小玩具等
2、构建类游戏。例如,积木,拼版等。
3、 假想类游戏。例如,扮家家酒,给娃娃洗澡等。
4、角色扮演类。例如,儿童迷你话剧等。
5、 规则类游戏。例如,棋牌游戏,大富翁等。
3岁以下的幼儿,适合功能类游戏,构建类游戏,假想类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