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道墙,隔离了忧伤,
家,是一张网,捕捉了阳光,
给与无限的能量。
家是幸福的源泉,
家是心灵的方向。
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在家庭中实现“回应性照护”吧!
(1)充分客观地了解孩子
新手爸妈,总是会忍不住比较:“你家孩子好乖,我家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哭”“你家的孩子发育得真好,我家的不爱吃饭”。。。。。。比较以后,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我家宝宝和其他宝宝不一样呢?这会不会不太正常?
其实每个孩子在出生时就已经自带独特的基因,因此,他会展现出只属于自己的特质。儿童心理发展从纵向看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从横向看遵循共同性和独特性。“回应性照护” 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孩子,了解孩子不仅需要我们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外在特征,还需要了解孩子的秉性、情绪特点、兴趣和态度等内在特性。
(2)顺应性喂养
顺应性喂养是回应性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喂养的定义为“孩子与看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包括三个步骤:
1、婴幼儿期的宝宝通过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发出信号,各个年龄段的宝宝发出的信号不同;
2、父母或抚养者识别并及时地、有情感地、保持一致性地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并与婴幼儿的发育水平相适应;
3、婴幼儿在此过程中逐渐感受和学习父母做出的回应。
(3)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独立性
儿童的思维是从自我中心、不可逆性到去自我中心化、可逆性等,从依靠外界事物的操作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运算,从借助实物表征、无意记忆到有意记忆、推理、判断,从低级到高级思维发展过渡。家长需要:
营造良好的、安全、温暖的家庭环境,多陪伴幼儿、多与幼儿交流、沟通,欣赏和接纳幼儿,让幼儿建立安全依恋。
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有质量的教育和环境、玩具,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发展亲社会性行为、移情能力、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