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心理行为----学龄期(6-12岁)家庭性教育知多D(一)
人渣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这一句话竟然每一年都适用。
最近的“鲍毓明”事件虽然还未最终判决,但已引起大众对于儿童性侵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原来平安快乐地成长已经变成了一件奢侈品。
没时间犹豫了!
但性教育一直都是有难度的,令人不安的。
我们新增了这个系列,希望能回应家长常问的问题,以减轻大家的顾虑。这一期我们先讨论性教育的基本概念,下一期则开始从各年龄段给出具体方法。
Q:什么时候开始和孩子谈论“性”呢?
A: 现在。没错,不管孩子多大,都能开始去了解性,并且没有停止的那一天。对性的了解应该是要持续一生的。孩子对性的好奇是自然的。人在任何年纪都会对性有疑问。
Q:谈什么?
A:性教育不等于交配教育,不是只有性器官和性行为,而是要融入事实、三观、态度、情感、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元素。其中性的健康教育应该包括个人卫生、健康的关系、安全性行为、个人权利与责任等等。一个人的“性”是涉及身体,心理,情绪以及社会这些方面的,是个人健康和幸福的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定位,认识自我。当家长改变对性的狭隘认识,教导孩子的时候也能更放松自然。
Q:谁来谈?
A: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和主要性教育工作者。感觉更自在的那位家长可以作为性话题的发起人。生理卫生健康的细节可以由同性的父母主讲,但异性父母作为榜样教导关系也非常重要,不用固守只有同性父母才能教导。
Q:怎么谈
A:机会教育。例如,在生活/影视中看到孕妇、避孕套、卫生巾、恋爱(牵手,接吻等)场景的时候,都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对此行为/现象的观感。一般来说,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怀孕和生产是开启关于“性”的话题的切入口。
其实讲什么、讲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要让孩子们明白,当他们需要和人倾诉的时候,你们是可以作为倾诉、提问的对象。但这不意味着你要等孩子来问,因为你可能等不到他主动问最重要的问题。所以你要主动。
同时,你也要诚实。你无需成为一个专家,但不要欺骗。例如,孩子是充话费送的/垃圾桶捡来的。这不仅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也会给孩子传达错误的信息。
关于性的话题可以用生动幽默的适龄语言,但整体的态度应该是谨慎严肃的,这也会影响孩子对待性的态度。孩子们总有一天会知道真相。当他们不再信赖你,性教育便无从谈起。
不要嘲笑孩子的幻想,这会直接打击他们沟通的欲望。相反,他们分享的勇气是值得被鼓励的。我们要清楚孩子获取性知识的管道和对性的认识。最安全的学习方法,当然是从家长那里了解,而不是向同伴或者独自使用网络搜索。
Q:那该讲多少呢?
A:取决于孩子的年纪、成熟度、知识背景,以及家长自己的性观念和谈论时的舒适度。
流畅的亲子沟通是性教育最好的基础。如果家长自己觉得性是羞耻的,说起来不舒服的,那孩子就会觉得不舒服。这样的氛围不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反而令孩子对性发育感到压抑、惶恐、羞耻、自卑和胆怯。家长是要确认孩子对于性的想法是否是自然的、正常的,并纠正他们错误的信息,而不是要令他们感到羞耻或内疚。
Q:如果我和孩子谈论“性”,会变成鼓励他们去做吗?
A:目前研究表明,性教育并不会导致性行为的增多,反而会引导更加安全,正面的人际交往。在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导孩子辨认何为负责任、安全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