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疫情期间儿童家庭照护建议

日期:2020-03-25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特点、防治策略以及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对0-6岁儿童家庭提出儿童家庭照护建议。

一、尽量避免外出,推迟或暂停入托儿所、幼儿园

1、 避免带儿童聚会、聚餐,尤其避免前往人员密集或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走亲访友,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若必须出门,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2、 1岁以上儿童请佩戴合适口罩,同时指导儿童正确使用口罩。对于不能适应戴口罩的小婴儿或新生儿,家长应主动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将手臂遮挡口鼻,再彻底清洗手臂),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流动水洗手。

二、注意家庭日常防护

1、预防疾病传播

◆不亲吻儿童,不对儿童呼气、喘气、咳嗽或打喷嚏,不和儿童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儿童共用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此外,家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规范佩戴口罩,从室外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口罩,洗手更衣后再接触儿童。母亲母乳喂养前要洗净手,保持局部卫生。

2、严格规范洗手

◆督促儿童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不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揉眼睛,告诉儿童手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在家里也不要随意乱摸。

◆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用清洁的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教会儿童六步洗手法。

3、 加强房间通风

保持居室清洁。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房间通风时将儿童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儿童受凉。

4、进行家庭清洁消毒

可每日用消毒液如75%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擦拭物体表面一次,儿童玩看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每日需清洁消毒,儿童的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30分钟,不能耐高温的可选择75%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对于一些不易消毒的玩具建议暂不使用;儿童使用后的尿片,要及时封存,按“其他垃圾”处理。

三、合理喂养

1、 保证儿童营养充足,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洁净的蔬菜水果,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鱼肝油等。

2、 适量多饮水,多排尿,宜饮用温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同时适量增加奶制品(牛奶、酸奶)的饮用。

3、 母乳喂养应注意勤洗手、注意局部卫生。母亲为疑似者及未痊愈的确诊者不建议母乳喂养。

四、关注儿童心理

1、 家长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儿童的心理状态,家长应理性、客观认识疫情的信息,避免因片面、不实、情绪化的疫情信息引起情绪的波动,或有意无意地营造恐慌气氛。父母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鼓励与支持,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2、 儿童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作息,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

3、 安排适合的运动游戏,也可选择开阔人少的小区公园进行户外活动来健体,同时缓解无聊、焦虑。

4、 监督儿童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1岁以下儿童不建议接触电子产品,1-2岁儿童不建议久坐在屏幕前,2岁以上儿童不应超过1小时。

5、 注意亲子间沟通,适当教导孩子理解新冠病毒肺炎预防知识,父母的关怀与心理支持可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

主要参考资料

1、国家卫健委肺炎机制发【2020】17号《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 2020年2月1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防护情况相关内容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0-6岁儿童预防临时指南》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接种临时指南》

5、粤卫妇幼函【2020】2号广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关于印发《孕产妇和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和《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的通知

6、世界卫生组织《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