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产检门诊的一次对话:
孕妇母亲:医生,我女儿肚子里的孩子够不够大?我每天都让她吃很多东西,营养很足够。晚上还炖燕窝吃。
孕妇:嗯,每天都吃得很撑。
医生:事实上,孕妇这两周的体重长得太多。我们要求孕中后期每周体重增长不超过0.5公斤。
孕妇母亲:以前我们怀孕时,医生会叮嘱要增加营养,多吃一点,吃好一点。
医生:以前的人们经济不好,营养不良,怀孕后就必须增加营养。现在不一样了,大部分人是营养过剩,加上没有参加体力劳动,没有运动,胎儿就会生长过大。
孕妇:胎儿过大有什么不好呢?
医生:胎儿过大,容易造成产程长,难产,产后出血多。同时,近期的研究显示,孕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一样,都将会增加宝宝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
中国人喜欢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问题是,孩子的起跑线在哪?
今日我们聊聊
【生命早期1000天】
一、什么是“生命早期1000天”
生命早期1000天,是指从胚胎在子宫内形成到宝宝两岁这段时间。
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DOHaD)理论由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流行病学专家David Barker教授创立。该理论指出,宫内环境和出生后的生活方式,共同影响着人的健康。“通俗地说,从怀孕开始宫内的280天,加上出生后两年的720天,这生命早期的1000天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健康。
二、“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理论,有几个意思?
1、生命最初的1000天的营养状况,对人的一生健康很重要。
2、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母亲妊娠期间营养失衡(营养过剩、营养不良)可对胎儿产生永久性影响,改变孩子的生长发育,使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患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改变甚至能传给孩子的后代。
3、超重或患有糖尿病的母亲在妊娠期内如果激素水平异常,可增加孩子未来发生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4、在妊娠期到生后2岁,可以通过调整孕妇或新生婴儿的营养模式,来预防成年慢性病。
三、我们的建议
1、孕期营养总的原则是:食物多样化,少量多餐;不吃或少吃甜食;水果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吃。
2、从孕前三个月至整个孕期都坚持服用孕妇多种维生素以补充叶酸和微量元素。建议孕16周开始每天补钙600-1000毫克至哺乳期,每天喝两杯牛奶,晒太阳。
3、养成定时测体重(每天或者每周)的习惯。孕中后期维持一周增长单胎不超过0.5公斤,双胎的不超过0.6公斤。
4、如果在怀孕期间出现超重、糖尿病、肝病、胎儿生长过快、胎儿生长过慢、羊水过多等情况,那么,最好由围产营养师指导你的饮食和运动。
5、孕期推荐的运动建议是午饭和晚饭后散步半小时,还可以选择孕妇操,或者咨询医生后选择游泳、跳舞、慢跑、快走等运动方式。
6、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后的心率不应该超过120次/分。如果医生评估你有不适合运动的情况(例如先兆流产/早产、宫颈机能不全、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心脏病等),请听从医嘱,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