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的第一眼,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了一起,满脸、全躯干以及四肢部分的皮像一层薄膜一样剥离在表面,一碰就皱在一起,破裂。第一眼感觉只有一个:心疼。
2020年9月28日,全身包裹着纱块的小佳(化名)从揭阳被送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在这里她将接受进一步治疗和挑战。
全身遍布皮疹、水疱,融合成片,坏死剥脱----这是小佳转运过来的状况。她被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全身约70%的皮肤受损。
这是一种皮肤病,却也会危及生命!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皮肤病,典型发病开始为疼痛性局部红斑,很快蔓延,在红斑上发生松弛性大泡或表皮剥离;若遇轻度触碰或牵拉可导致大面积剥离(Nikolsky征),发生大面积裸露时可伴有疲乏,寒战,肌痛和发热;病人在24~72小时内发生广泛的糜烂,包括所有粘膜(眼,口,外生殖器),此时病情极为严重,受累皮肤类似Ⅱ度烫伤;可因液体和电解质失衡和多脏器合并症(如肺炎,胃肠道出血,肾小球肾炎,肝炎,感染)而导致死亡,其死亡率可达50%以上。
PICU医护人员立即将她置于单间隔离病房,进行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并及时联合眼科、过敏免疫风湿科、骨科、皮肤科、红会医院烧伤科等多学科会诊。同时PICU陶建平主任组建专科医护团队,对患儿创面及其他各系统进行专科的治疗护理。
多学科联合会诊
每一寸皮肤每一次换药,都经过精心治疗 细致护理
全身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治疗护理的关键就是创面护理,对医护的专业能力、人力合作、患儿配合、家属支持都有很高要求。
PICU医护团队联合采用干、湿性伤口愈合理念,用各类现代敷料和传统敷料相结合的方式,每天为患儿进行创面护理,每一次换药都要花费2-3个人力、3-4个小时,每次换完药医生护士都汗流浃背。
为患儿创面换药
此外,针对患儿不断变化的疾病情况,PICU团队也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抗感染、扩容维持循环、免疫调节、营养支持等治疗。
经过医护团队一天天坚持不懈的努力,患儿皮肤明显好转,在入院第17天成功撤离呼吸机,第30天损伤皮肤仅剩余12%左右,面部皮肤已大部好转。
30天,严重皮肤创伤的小女孩获得涅槃重生,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得益于PICU医护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以及妇儿中心多学科的密切合作。看到可爱的小佳笑容重展,大家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祝福这位重生的姑娘,从此一路向阳,一生明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CU简介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成立于1988年,是广州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院内重点培育平台之一。两院区PICU共设监护单位42个,年收治危重患儿近2000人次;担负着全院、广州乃至中南区域危重患儿监护及生命支持重任;可救治各类休克,心、肺、肝、肾等各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类外科重大手术围术期等危重患儿。PICU现代化的硬件仪器、设备、设施以及多种先进的技术优势成为小儿危重病救治的有力保障,目前PICU已建成小儿危重病学科专业人才及专业高级人才----研究生培养基地,另外,还承担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各级立项科研工作、多种形式医学教育工作,为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特色专科。
特色技术:
PICU多种先进软、硬件技术支撑业务发展,包括:小儿机械通气技术、小儿重症休克及各类危重病抢救监护技术、重大手术围术期监护技术、小儿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小儿ECMO支持技术、小儿危重病电子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床边心功能监测技术、床边脑功能监测技术、小儿换血疗法、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技术等。PICU涉及多个儿科内、外、药学、营养、康复、心理等专科,需要多专科共同诊治、支持,为危重症患儿提供综合性治疗。
专科主任--陶建平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各类小儿危重症的生命支持与治疗,包括各系统支持治疗、小儿机械通气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床边支气管纤维镜诊疗术、小儿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等。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八届委员会急救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第一届儿童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管理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危重病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多次荣获“羊城好医生”、“最美医生”、“广州好人”、“广东好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