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诞生总是令人激动喜悦!那个特殊的病例(妊娠中期发现宫颈癌,历经新辅助化疗)今天剖宫产,宝宝看起来非常健康,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我看着我的患者,张主任喜滋滋地看着宝宝,感谢张广兰主任这么久的守护!守护生命,我与你同行!”这是肿瘤妇科石琨主任为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在剖宫产后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下手术台后的真实情感流露。
H女士和广大育龄期女性一样,得益于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今年年初发现自己怀孕成为一个二胎妈妈,怀孕后在当地医院产检,孕3个多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当地医院就诊后初步怀疑
妊娠合并宫颈恶性肿瘤可能,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H女士及家人陷入无尽的震惊和恐惧之中,心情平复之后H女士夫妇决定到上级医院就诊,到我院就诊后第一时间接受了宫颈活检,被安排在了肿瘤妇科住院。
因病情特殊,患者刚入院就引起石琨主任及医疗团队的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综合了解病情。患者最早2年前就曾经出现过反复少量阴道流血情况,未引起重视,直到3天前再次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阴道流血增多,如月经量,有血块。患者宫颈活检病理回报“大细胞非角化鳞状细胞癌”。结合妇检结果,宫颈活检病理结果、MR结果考虑H女士属于妊娠合并宫颈鳞癌,IB3期可能大。
按目前国内专家共识,对孕20周前妊娠合并宫颈癌已生育女性,建议终止妊娠的同时行根治性手术。
但是,H女士及家属却提出要求保住胎儿,石琨主任医疗团队查阅文献欧洲有报道妊娠16周后保留胎儿不影响母儿预后的报道,经过肿瘤妇科、产科、胎儿医学科、麻醉科、新生儿科MDT会诊,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后,充分告知风险后,针对H女士的具体情况,石琨主任医疗团队提出可先行新辅助化疗方案,待胎儿孕34-37周接近成熟时行剖宫产的同时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但在妊娠期需要严密监测随访以确保不会出现疾病进展。每3-4周进行一次盆腔检查。此外,应重复进行MRI检查,以排除疾病进展。如在化疗过程中肿瘤不能控制甚至有进展需随时终止妊娠。由肿瘤专科石琨主任、母胎医学专家张广兰主任跟踪随访,以确保对母亲的密切监控并监测胎儿生长和健康状况。
肿瘤能不能得到控制?胎儿会不会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而导致发育异常?不仅患者本人及家属担心,诊疗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揪心不已。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四次新辅助化疗,乐观的H女士疾病没有出现进展,胎儿的监测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孕36周后安排进行手术治疗。
2019年9月16日星期一,H女士孕36+3周,下午13时余,H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胎儿医学科张广兰主任医疗团队,妇科肿瘤石琨主任医疗团队,麻醉医疗组,新生儿科医疗组,助产团队早已严阵以待,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各项术前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万无一失。H女士的手术分两步进行,首选进行半身麻醉,由母胎医学专家张广兰主任团队上台行剖宫产取出胎儿,听到新生儿哇哇大哭经新生儿医生现场初步检查未发现新生儿异常后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H女士躺在手术台上看到自己的宝宝也露出后喜悦的笑容,气管插管全麻后安心的接受第二步的手术,由石琨主任医师团队上台进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产褥期由于子宫增大及盆腔充血明显,手术难度增加不少,最终手术总耗时4余小时,术中未发现肿大淋巴结及癌细胞转移情况,术后病理亦未见病情进展及病灶转移情况,手术取得完满成功。
H女士孕14+周发现宫颈恶性肿瘤,孕期保留胎儿进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多学科联合监护母胎情况,孕晚期进行剖宫产同时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并取得完美结局的一次尝试,是目前国内外孕周最小的妊娠合并宫颈恶性肿瘤取得良好母儿结局的病例。
科普 妊娠合并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第4常见的癌症,每年约诊断530,000例浸润性宫颈癌病例,每年约260,000例宫颈癌死亡病例。人乳头瘤病毒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关联密切。几乎所有宫颈癌病例都可归因于HPV感染,HPV 16型占大约50%的病例,HPV 18型占大约20%。目前针对HPV暂无特效药,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常规HPV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宫颈癌患者中,有1%-3%是在妊娠期或产后被诊断的。其中约半数病例在产前诊断,另一半在产后12个月内诊断。宫颈癌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估计每10,000次生产中出现0.8-1.5例。对未规范参加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尤其是从来没有接受过筛查的女性,及恰到需要再次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在孕前检查或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肿瘤妇科 陈微微、刘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