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医讯】胎儿肺部“长瘤”莫急,广妇儿胎儿医学团队为TA全程跟进:有大招!

日期:2018-12-27

11个月大的患儿(小江)

在母亲体内第26周时被诊断为

危重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

在我院胎儿会诊中心多学科专家团队治疗下

小江足月顺产出生!

后期结合小江病情进展

新生儿外科钟微主任团队联合国外专家

为小江实施了胸腔镜肺部肿物摘除术

手术顺利,小江恢复较好

压在这个家庭一年多来的忧虑和心病

终于解除了!

检出胎儿畸形

2017年10月13日,家住汕头的小江(化名)妈妈在怀孕第24周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时发现胎儿肺部可见多个无暗区,较大一个约49*32mm,超声提示性质待查。肺囊腺瘤?为了明确诊断,两位准爸爸妈妈在2017年10月27日怀孕第26周来到当地医院复查超声,超声发现左下肺叶见不均匀强回声,范围约为54*44*32mm,瘤体-头围比(CVR)为1.8,纵膈右移,心脏右移,羊水最大深度84mm,

诊断为危重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

   

▲患儿(小江)影像学检查涂片

多方专家联合会诊

忧心忡忡的准爸爸、准妈妈带着超声检查单,辗转当地多家医院寻求帮助未果,抱着一线希望,于2017年11月22日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胎儿会诊中心。

由新生儿外科钟微主任、产科张广兰主任带领的多学科专家团队(产科、产前诊断科、新生儿外科、超声科、核磁共振科)及美国Texas儿童医院胎儿医学中心专家Tim率领的专家团队进行联合会诊

,深入讨论胎儿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瘤体大、纵膈右移、气道右移、心脏右移,孕期不采取干预措施,怀孕后期胎儿水肿风险增加,胎儿死亡机率增大。

▲我院胎儿会诊中心专家团队与美国Texas儿童医院胎儿医学中心专家团队联合会诊

采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在取得准爸爸妈妈的同意下,专家团队一致决定采用激素治疗,以阻止包块持续增长,减少胎儿水肿的风险,同时超声监测瘤体-头围比(CVR)的动态变化。经过规范疗程的激素治疗后,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2017年12月14日复查CVR降至0.49,纵膈,心脏恢复原位。

2018年

1月11日

小江足月顺产出生,未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顺利出院回家,治疗团队嘱咐家属定期回门诊复诊,并做好随访跟进。随访跟进发现:近半年,小江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流涕等症状。

2018年

12年10日

美国小儿外科专家Tim率领的专家团队再次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新生儿外科团队联合国外专家,结合国外专家的相关经验,讨论认为手术切除可以避免日后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肿物恶变的可能,一致决定为小江进行胸腔镜肺部肿物摘除术。

2018年

12月14日

中美两国医生联手,成功在胸腔镜下为小江切除了左侧肺部肿物。该微创手术伤口小,术后仅见三个花生米大小伤口,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中美两国医生联合手术

术后经过新生儿外科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目前小江恢复良好。

知多D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俗称肺囊腺瘤,是临床上较罕见的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发病率为l/35 000~10 000。产前超声是胎儿CCAM的首选诊断方法,一般在孕18~22周确诊。肺头比(CVR)即肿块体积与胎儿头围的比值,是评价CCAM胎儿水肿风险及是否需要胎儿干预的有效指标。当CVR≥ 1.6时,水肿风险增加,胎儿死亡率增大,需要胎儿干预治疗的几率增加;当CVR

胎儿会诊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胎儿会诊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是由新生儿外科钟微主任、产科张广兰主任领衔的多学科专家团队(产科,产前诊断科,新生儿外科及监护室,超声科,核磁共振科),主要针对孕期产检胎儿异常问题进行联合会诊,构建一体化序贯评估和治疗平台,力争采取微创、安全的治疗方式为围产期母胎保驾护航。开展有院内会诊、外院转诊会诊、网络远程会诊。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外大型医学中心保持长期交流合作。病人来源自全国各地,每年会诊量多达700例,主要的胎儿会诊疾病谱:胎儿先天性膈疝、巨大颈部淋巴管瘤、颈部畸胎瘤、肺囊性腺瘤样畸形、隔离肺、支气管囊肿、胎儿胸腔积液、食道闭锁、腹裂、脐膨出、膀胱外翻、腹水、肠管扩张、胎粪性腹膜炎、胆总管囊肿、肾发育不良、肾积水、膀胱开口梗阻、重肾、异位肾、羊膜束带综合征、脊柱畸形、马蹄内翻足、颈部包块、胸腔包块、肝脏包块、腹腔盆腔包块、骶尾部畸胎瘤、脊髓脊膜膨出、脑室扩张、心脏结构性畸形、房室传导阻滞等。

会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地点:珠江新城院区门诊部二楼特诊、会诊中心

联系电话:18902268455/020-38076410

胎儿会诊中心微信号

(新生儿外科 供稿)

觉得好看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