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医讯】儿童神经外科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口咽入路成功切除罕见斜坡肿瘤

日期:2018-12-18

近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李方成主任团队(李方成主任医师、李军亮副主任医师、许新科主治医师、袁宏耀住院医师、林锦荣住院医师)成功实施一例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口腔咽后壁入路斜坡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cyst, ABC)显微切除术,这在我院尚属首例!

颈部疼痛、吞咽困难持续1月多

入院检查颅内出现囊肿

患儿是一名13岁的男孩,因“颈部疼痛2月,吞咽困难1月”入院,查体咳嗽反射、咽反射明显减弱。我院头颅MR提示,颅底斜坡内见一不规则形囊状影,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能性大。综合患儿病史及辅助检查,斜坡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基本可明确。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良性肿瘤样疾病,年龄小于30岁者多见,好发于长骨、脊柱、锥弓和锥体的后部,位于颅内者极为罕见,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我院头颅MR资料)

病灶位置紧邻脑干

常规手术入路无法成功切除

患儿斜坡动脉瘤样骨囊肿位于枕骨大孔前缘,其后方即为脑干,且斜坡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毗邻基底动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结构,从传统的后方入路无法显露病变。

为解决手术难题,李方成主任在科室组织了多次病例讨论,并邀请口腔科、麻醉科会诊。最终,治疗团队确定了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口腔及咽后壁入路的手术方案。然而,由于患儿口腔较小,即使用口腔撑开器辅助,获得的操作空间也极其有限,因此

该手术难度很大,要求手术团队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


巧用神经导航精准定位

显微镜下完美切除囊肿

神经外科手术团队在神经导航+显微镜下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斜坡病变切除术,整个手术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下顺利实施。在神经导航辅助下,李方成主任手术团队精准定位斜坡占位的咽后壁体表位置、病变深度及边界,并做标记。术区消毒铺巾,切开软腭、咽后壁,正中可见一囊肿,切除肿瘤至硬脑膜层面,以达到镜下大部分切除。

(运用神经导航技术精准设计手术入路)

(术中所见)

手术过程进展顺利。术后,在神经外科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儿顺利康复,吞咽功能明显改善,13岁的小帅哥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神经科介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成立于2014年,医务人员共23人,科室拥有住院床位38张,神经电生理监测床8张,年手术量900多台,年住院人数超过1000人、设有专门的儿童癫痫中心,配备8台高端视频脑电图监测设备,进行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综合诊治。手术设备先进:拥有德国莱卡顶级手术显微镜、STORZ神经內窥镜、美敦力神经导航系统、全套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全套蛇牌显微手术器械等,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能满足各类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需求。业务覆盖所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小儿神经系统肿瘤、癫痫、各类脑积水、先天性神经发育畸形、狭颅症与头面部发育不良、小儿脑血管介入和手术治疗等。

专家介绍:李方成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1987年大学毕业,1996年获显微神经外科博士学位,从事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工作近30年。娴熟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进行各种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包括颅咽管瘤、巨大脑垂体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复杂颅底肿瘤、大脑深部肿瘤、颈髓髓内肿瘤;各部位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巨大脑血管畸形显微全切除。将手术所致的神经损伤降到最低。近年来主要专注于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小儿神经系统肿瘤、小儿难治性癫痫、小儿脑积水、狭颅症及各种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神经外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