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医讯】当难以启齿的秘密遇上“处女膜情结”,小熊医生如何妙手巧解……

日期:2018-10-24

12岁,花季的年龄

小恬就是一位花季含苞待放的阳光少女,

可是她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

病 情

2017年开始,11岁惠东少女小恬开始不明原因的出现阴道流黄色脓液,还伴随阵阵异味,羞涩的小姑娘跟妈妈说了这个烦恼。妈妈便带着她辗转就诊于惠东、惠州各医院,医生均以妇科炎症给予治疗,可是症状没有任何改善。这个困扰使得母女俩寝食难安。

诊 断

2018年暑期,妈妈领着小恬来到

广州市妇儿中心妇科门诊石琨主任的诊室,石主任仅凭病史敏锐的拟诊为“先天发育异常—阴道斜膈综合征”

,进行妇科及泌尿系超声提示: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考虑双角子宫;阴道积液;右肾代偿性增大;左肾缺如?

根据小恬的病史描述及术前MRI等检查,石琨主任迅速判断她为Ⅱ型阴道斜隔,

目前当务之急

就是将斜隔切除,避免引起感染、盆腔炎、输卵管积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将来生育。

手术方案确定为宫腔镜下阴道斜隔切开术

,术前谈话交代病情、治疗方案及手术风险,小恬听完突然冒出一句:“处女膜可能破裂?!我将来怎么嫁人呀!”“噗呲!”医生忍俊不住笑了起来,“小姑娘想得还挺多,不做这个手术更没法嫁人,放心吧,我们会把这个风险降到最低!”

治 疗

正式手术当天,石琨主任带领着手术团队在B超监护下宫腔镜经阴道口进入,自然腔道内观察到阴道左侧壁稍隆起,并可见到一筛孔,筛孔外见少量黄色脓液。找准定位,顺势切开筛孔,切除隔板,大量脓液流出。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小恬的手术,并成功的利用了宫腔镜微无创的优势保留了处女膜的完整性。

  

▲术后复查B超下的正常子宫形态

术后第二天

小恬已经没有任何流液流脓

母女俩终于带着舒心的笑容出院了

从此这位花季少女再也没有难以启齿的秘密


▲小恬母女与肿瘤妇科病区医护人员合影

知多D:关于“阴道斜隔”

通常正常女性只有一个阴道、一个子宫,宫颈像一扇门连通于阴道和子宫之间,而阴道斜膈综合征的患者,在阴道的尽头并排出现“两扇门”和“两间房”,即有两个宫颈和两个子宫,并在阴道中多了一个斜隔,就像一个“囊袋”,使得经血在此淤积,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痛经、阴道流脓等症状。此类患者通常伴随着闭锁侧肾脏发育不良。阴道斜隔并非十分罕见的生殖道畸形,1922年文献首次报道了这种病例,发病率为0.1%-3.8%,临床医师往往因对此疾病认识不足,可出现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阴道斜隔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为无孔斜隔,隔后的子宫与外界及另一侧子宫完全隔离,过去内积血聚集在隔后腔,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轻,多有周期性腹痛症状。Ⅱ型为有孔斜隔,隔上有一数毫米小孔,隔后腔与另一侧子宫隔绝,经血通过小孔滴出,引流不畅。此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经间期阴道少量褐色分泌物或经血淋漓不尽,伴感染时会出现脓性分泌物。Ⅲ型为无孔隔合并宫颈瘘管,在两侧宫颈间或隔后腔与对侧宫颈之间有小瘘管,有隔一侧子宫经血可通过另一侧宫颈排除,引流亦不通畅。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感染时可有脓性分泌物。

专家介绍:石琨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部副主任,肿瘤妇科主任。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0年留学日本,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发表SCI收录文章12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2项。致力于妇产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治。擅长腹腔镜妇科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

来源:肿瘤妇科刘雅琼、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