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成人PACU成功救治多名术后重症患者,从术中管理迈向围术期管理。
病例介绍
01
4月13日,一名产妇因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在我院行剖宫产。
术前检查示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口,并植入膀胱,属于最危险的妊娠状况之一。经术前评估,麻醉科认为术中大出血的风险极高,提前准备了大出血抢救预案,并使用了自体血回收技术。术中出血12500ml,输注了自体血2100ml,异体红细胞悬液16单位,血浆2200ml,大大减少了血制品的使用,降低了患者过敏、感染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节约了社会血资源。术后考虑到该产妇由于失血过多在极易出现循环不稳定,肺水肿,内环境紊乱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而普通病房缺乏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条件和经验,遂将该产妇转入麻醉科成人PACU,进行术后重症监护与支持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围术期并发症。该产妇在麻醉科平稳度过术后24小时,安返病房。
02
4月26日,一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因在外院处理不当导致肺水肿、心功能衰竭,转入我院产科病房进行救治。
该产妇入院时,术后出血累计5000ml,液体总入量>13000ml,心率130次/分,血压90/55mmHg,吸氧情况下SPO2 60%左右,呼吸循环极不稳定。产科医生考虑到患者病情重,而病房条件有限,遂将该患者转入有重症支持治疗经验的麻醉科进行抢救。转入后,麻醉医生给予了及时的呼吸支持、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状况逐步改善,度过危险期后返回普通病房并顺利出院。
在这几个病例中,麻醉科医生术后积极主动介入干预,极大地改善了重症患者的预后。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医疗发达地区及国内部分大型医院都在呼吁建立一种麻醉医生为主导的围术期医学模式,以麻醉科医生在生命支持、重症急救、疼痛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全面术前、术中到术后的整体化围术期管理。
(麻醉科雷东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