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子婵 科室:免疫与风湿病科 护长:徐彩虹
医患关系紧张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医护和患者之间,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双方互不信任,甚至有的患者对医护抱有敌对的情绪。曾经,刚毕业的我们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希望,以为随着时间的改变,医患关系也能迎来春天。但是,春天并未如期而至。一次次患者莫名奇妙的责难让心中希望的火苗渐弱,我们开始变得不想时刻去关心,时刻去提供帮助,忍不住身披无形铠甲,只为保护自己。
这是一个发生在疫情期间的故事。2岁多的滢滢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热峰38.3℃,每次发热持续1-2天,可自行下降至正常,发热频率1-2次/月。父母在疫情期间,冒着风险多次外出带她到门诊求诊,未能查清反复发热的原因,近1个月发热频率较前增加。滢滢妈妈想着国内疫情已经趋于稳定,她想要找到病因,对症治疗,还女儿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即便家里人不同意住院,还是顶着压力办理了住院手续。
住院的前几天,滢滢妈妈和我们的关系还算和谐,滢滢期间出现一次低热,可以自行退热。但是很快,滢滢妈妈就和我们发生正面冲突。某一天下午,滢滢开始出现高热,并伴有寒战、畏寒等表现,予美林、泰诺林交替口服,每次降温几个小时后又开始上升,滢滢妈妈非常担心小孩会“烧”坏了脑子。她在桌面上放了一个自备的某品牌耳温枪、一个水银体温计,隔十几分钟就给孩子测量体温,彻夜未眠。小孩病情突然变化,睡眠不足让滢滢妈妈非常焦虑,又很烦躁,因此到第二天早上巡房我们出于安全考虑,试图收走水银体温计时,滢滢妈妈情绪颇为激动,虽然最后妥协了说放好不用,但还是给双方的护患关系拉开了一段小距离。看到她桌子上的某品牌的耳温枪,我猜想,这是个很谨慎的妈妈,出于同为人母的心理,我很想跟她聊聊,看我能否缓解她的焦虑。
机会就在当天的夜班。夜班接班前半小时,滢滢再次口服了美林退热,这已经是她发热第二天的凌晨,体温仍未完全降至正常。高热、口腔有脓点怀疑是化脓性扁桃体炎,白天小家伙因为咽喉疼痛,几乎没有进食,连喝奶都需要哄,看着烧得脸面通红,无精打采的小宝贝好不容易稍微退热睡去,我找准机会想要和妈妈聊聊。
想起滢滢妈妈对水银体温计的执念,于是,我先用这个点为突破口跟她聊了起来:“滢滢妈妈,为什么你这么坚持使用水银体温计呢,其实孩子这么小,发热时浑身难受,并不能配合夹在腋窝五分钟,这样测出来的温度也不准确,万一她动的厉害摔碎了,还会造成坏境污染,吸入汞是对身体有害的呀!”
滢滢妈:“我平时使用都很小心的,你们说完之后我已经收起来了。小孩子发烧体温肯定是要量准确的,差0.1℃都差的非常远,你们的额温计、电子腋温计我觉得都不准。”
我尴尬的一笑:“其实我们用的体温计都是有定期校准的,与水银体温计的准确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你桌子上不是还有个电子耳温枪么,为什么不用这个测量呢?其实我家也有一个比你女儿稍微大一点的小女孩,从她出生起,我就给她备好了和你同款的耳温枪,使用起来准确度也是可以的,要不,你实在信不过我们的仪器,每次测体温时我就帮你同时再用这个测量多一次吧。”
滢滢妈妈听到我家有个孩子,对我的信任一下子就增加了几分:“嗯,其实我也是没办法才用水银体温计的,这个耳温枪经常被小孩摔,我怕被她摔坏了,影响了准确性。小孩子一直发热,我怕会烧坏脑子,以前她发烧,都不会超过39℃,这一次,持续时间又长,又反复,我一个人太难了”
“嗯,孩子生病了,大人照顾起来真的很累、很辛苦的。以往在家发热还好一点,至少有个人帮忙可以轮流休息一下,现在受疫情影响,你一个人照顾,真的是辛苦了。”
“以前在家都是和我老公轮流照顾,我已经两天几乎没睡觉了,不敢睡,怕她烧起来我睡过去了不知道。”
为了让滢滢妈妈稍放宽心,愿意趁滢滢温度稍退休息一会,我决定给她释放更多的善意:“滢滢妈妈,其实如果没有颅内感染,一般的轻中度发热是不会导致烧坏脑子的,你也看到我们会定期给滢滢测量体温,及时给她采取退热措施的是不是?要不这样吧,我帮你多看看她,隔几十分钟过来给她测一下体温,如果体温再升了我叫你。再不休息,你倒下去了怎么办?”
滢滢妈妈有的犹豫,我继续劝她:“要不这样吧,你设定几个闹铃,每小时设一个闹铃,一小时醒来看一下孩子好不好,我不到一小时都进来你房间看看孩子情况。”
听了我的话,滢滢妈妈调好了闹钟,准备q1小时醒来查看小孩情况,我也做好了三四十分钟巡视一次的准备。
然而,滢滢妈妈睡的时间并不多,滢滢一晚上出现了两次高热。我注意到她之前高热时有过血氧低吸氧的情况,高热时给予了滢滢进行指脉氧监测;小孩高热时寒战明显,四肢肢端冰凉,我指导手足无措的滢滢妈妈包好被子予保暖;孩子发热不适感强烈抗拒口服退热药,我想尽办法协助妈妈一起喂药。当她需要帮忙的时刻,我一直留在那里指导她,跟她解释发热会有哪些表现,滢滢的血氧如何,现在我们要关注哪些情况。我知道,她已经感受到了我的善意,之前因水银体温计发生的不愉快,对我们护士产生的误解,也已抛诸脑后。
夜班过后,滢滢妈妈笑着对我说:“还好晚上有你,跟我说了那么多让我没那么担心,还一直帮助我,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被肯定,是令人愉快的体验。其实我们行业的大多数,都很善良,都很愿意对患者释放最大的善意,给他们提供帮助,是太多次被伤害的体验过后,才变得失去了更愿意为人提供帮助的热忱之心。来医院治病的孩子,是不幸的,孩子的家长,也是不幸的,我们应该放下成见,不要先入为主认为患方对我们抱有敌对情绪。医患矛盾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我们医患双方,都是受害者,受害者之间,应该学会互相体谅。滢滢妈妈的肯定,击溃了我无形铠甲,让我继续相信,善意是自带光芒的,能照亮你我,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