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过程中,护理部开展“我与病人的故事”征集活动,设置在病区的护患交流园地布满了来自患者及家属雪片似的感谢信、小纸条,从这些只言片语中,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理解患方,为换位思考提供宝贵的资源。
人文护理的艺术是无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护士有不同的理解,她需要每个护士用敏感的心去感受。人文护理的艺术又是有形的,她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我们工作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候无不渗透着人性的关爱,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演绎人文护理的真谛。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肿瘤妇科 叶洁瑜
工作近五年,这期间我曾经历过风雨,也曾见到过彩虹,我从一名懵懂的护理生,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我懂得了如何去用镇定的神态、娴熟的技术、温柔的话语去安慰治疗患者,我也愈发深刻的理解了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即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作为一名妇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孕育生命的母亲、是承载家庭悲喜的女性。五年的工作时间,我护理过很多的患者,她们亲切的称我“小叶姑娘”、“小叶姐姐”,这时常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17岁的她得了卵巢恶性肿瘤,在外院做了一次手术后转入我们科,手术后的化疗,导致她胃口极差、精神疲惫、严重脱发,但她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自嘲自己现在的回头率暴涨,每次查房见她都面带微笑,她的乐观也感染了我,作为同龄人,或许更能感同身受,所以有时候我会给她带点自己做的蛋糕糖水,有时候给她带本书解解闷,有时候上网搜索帽子和假发,希望她戴上去变得更漂亮。她出院当天刚好我休息,上班后发现科室荣誉墙上有她留下的一句话“小叶姐姐注意身体”,瞬间内心一股暖流。
不止是她,每一个患者都是生活中的斗士。也许她们当中会有愤怒、焦虑、逃避的,这正是她们需要我们的原因。有一位患者,她谈吐儒雅,穿着得体,即将成为新娘,却查出患了乳腺癌,反复几次入院后都逃避出院。凑巧一次下夜班在门诊看到她,我与她未婚夫一同坐着陪她,我说:“你有这么爱你支持你老公,你将来会有个幸福的家庭,会有宝宝,这一切的美好,都需要你勇敢面对这次困难。逃避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应对才能让一切变得有商量的余地、有更多的可能。”她一双大圆而清澈的眼睛里,闪着泪花,我懂得她的担忧,乳房是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她担心失去乳房后遭到未婚夫嫌弃,尤其她是那么爱美的女人。我给她讲解手术及术后注意事项,给她鼓励。她终于鼓起勇气入院接受手术了。在我们医护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在未婚夫的无微不至关心照顾下,她战胜了自己,依然美美的穿上了旗袍。
有一次夜班,患者家属恐惧、焦急、带着哭腔地大喊“护士快来”,在寂静的病房里,这声音显得更加无助。患者为不全流产,如厕时阴道出血大于月经量,面色发白,头冒冷汗,四肢无力,倚靠着她的婆婆。我没被患者吓到,反倒被家属惊了一下,但很快镇静地为孕妇测量生命体征,同时安慰她俩。我与家属都是瘦小的体型,抱着六七十公斤的患者,着实有难度,但危急时刻,身体不知哪里爆发的洪荒之力,拖着患者上身,与家属一齐把患者抱上了床,保暖,迅速建立了静脉通道,吸氧,护士服已被鲜血染红。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面色恢复正常后,帮助患者擦身,清理血迹,更换病服。事后家属不断言谢,我只是对她们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治愈”是“有时”的,不是绝对的,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患者。这种无能为力的伤感,让我清楚,除了救死扶伤,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安慰。工作中关爱患者,尊重患者,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祝福,都会给患者多一份支撑,也给自己多一份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