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继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世界卫生大会设立每年的10月13日为“世界保健日”。
宝宝各系统发育不完善
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让他们少生病呢?
家长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坚持母乳喂养,奶量充足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不仅能提供均衡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素,人乳汁中的丰富的“生物因子”,可以预防婴儿感染,母乳中的抗体进入婴儿体内成为婴儿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能预防肺炎、腹泻等疾病发生,因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建议:纯母乳喂养不少于4个月,在引入其他食物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建议母乳喂养至12月龄。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哺乳的宝宝,要保证配方奶粉600-800ml。
2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和免疫系统之间关系密切,高质量的睡眠可以帮助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能力,而睡眠不足则会干扰正常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这对于儿童是同样适用的,根据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睡眠指南,0-3个月的宝宝是推荐的睡眠时间在14-17小时;4-6个月的宝宝推荐的全天睡眠时间是12 – 15小时,建议不要低于10小时;6个月时宝宝总睡眠时间已经可以缩短至13~14小时。
3
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能增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婴儿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御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日光,空气,水),结合儿童的发育特点进行锻炼,比如每天户外活动半小时,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发生。新鲜空气中含氧量较高,呼吸新鲜的空气,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身体的抗病力。水浴锻炼主要是利用水的温度和水的机械作用,给予刺激,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低温的水再加上水流的强度,可使全身体温调节功能反应加强,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外界冷热气温的适应能力。
4
按时预防接种
父母应按时定期带宝宝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疾病,按时接种对孩子很关键。
宝宝的健康是爸爸妈妈的头等大事
希望家长们科学养育
助力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