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日
是第21次全国"爱耳日"
“保护听力,终生受益”是今年爱耳日
宣传活动的主题
2020年3月3日,是第21次全国"爱耳日",“保护听力,终生受益”是今年爱耳日宣传活动的主题。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为避免人流聚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喉科开展了网络线上义诊活动,并以“保护听力,从娃娃抓起”网络微课堂进行爱耳护耳知识科普。家长们积极提问,专家们热心解答,活动反应热烈。
保护听力,从娃娃抓起
我们看看怎么做
一、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后接受第一次听力筛查筛查,没有通过42天再复筛。复筛还是未通过的要在出生3个月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断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新
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让听力障碍的孩子再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全世界最为成功的健康普查项目,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听力障碍对听力障碍人士终生的影响。
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家长不用过度担心,可能是因为检查当时宝宝没有安睡、耳道有分泌物、中耳未发育好等等因素影响。但有一部分家长并不上心,感觉孩子对大声有反应就不去医院复查,殊不知,轻度到中度、甚至部分重度听力损失的孩子并不是全聋,也会对生活中的一些声音有反应,或者孩子是单侧听力听力障碍,这些情况都不能仅仅家长的主观观察来得出可靠结论。当然,
听力筛查通过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警惕迟发性听力损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听力反应不好,语言发育迟缓,说话不清楚,都要去看看听力。
二、预防感染
细菌感染主要引起外耳和中耳感染,表现为耳痛,耳朵流脓,听力下降。很多外耳感染和过度清洁耳道有关,孩子皮肤菲薄,过度清洁耳道耳屎,破坏皮肤和粘膜的保护屏障,孩子活泼好动,极易引起外伤和感染。小宝宝喂奶也要注意,应当让孩子半卧或者坐位,避免呛奶引起的中耳炎。擤鼻涕和喂药也是技术活儿,都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擤鼻涕时一个鼻孔一个鼻孔来,单个清理。压住住鼻子的一侧,擤出鼻子,然后再进行另一侧。
(图片来源网络)
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感音神经性聋的常见原因,母亲孕期或者宝宝围产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或者风疹病毒,可导致新生儿感音神经性聋,儿童期腮腺炎病毒感染则多以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方式出现。所以定期疫苗接种很重要。
三、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有很多种,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特别是那些药物性耳聋基因的携带者,
误用耳毒性药物可能导致“一针致聋”,这些人需要终生禁止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耳聋基因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这部分基因携带者。孩子如果在童年期罹患其他严重疾病,需使用卡铂、顺铂等化疗药物,要定期到耳鼻喉科监测听力情况。
四、防止噪声损伤
电子产品盛行,除了要注意用眼过度,还要注意对耳朵听力的影响。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能外放声音,就不戴耳机;少带或者不带孩子去KTV、电动游戏城;在家里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也要控制好时间和音量;戴耳机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持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