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九月份, 新学期准备开学的时候,来心理科就诊的儿童中,很多问题是孩子在新学期开学后出现的,比如突然过分的依赖父母、每天必须父母的接送、或者晚上必须跟父母同睡(哪怕是以往能自己独睡的孩子)、老是担心父母出现意外、睡眠障碍出现噩梦或者夜间惊醒、脾气变得暴躁不安、容易哭闹发脾气等。更有甚者会出现反复的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是并没有相应的躯体疾病。
临床上这部分孩子出现的情况,我们一般考虑分离性焦虑。分离性焦虑是情绪障碍的一种,与亲人分离时的急性、期待性的焦虑。
最常见于发生在学校分离较长的时间后,如寒暑假、小长假后。
分离性焦虑产生原因
分离性焦虑的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是孩子本身的气质:有些孩子很敏感,对别人的言语,特别是负面的批评的很容易记在心上;在学校里面,因为学校的敬畏,因此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非常压抑;另外,有些孩子本身自信心低,在学校里面感到没有希望、无助。还有的是孩子的社会认知发育不良,也是容易导致分离性焦虑的出现。
如何缓解分离性焦虑
要帮助孩子顺利从休闲的长假过渡到紧张的学习阶段,不单单是孩子或者父母的事情,家庭和学校也要一起共同努力。
作息规律
作为家长,首先要尽快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跟学校一样的作息和学习上的要求。比如几点钟起床、几点钟休息、每天玩的时间是多少、每天学习的时间如何安排…这些要定下来,而且跟上学的要求基本相同,这样才会让孩子进入学习阶段的时候不会过于突兀。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多了解孩子在学校里面的情况,细心聆听或者主动询问。
认可孩子的情绪,多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而且是要直接具体的方法,而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
比如孩子回来跟你讲,他不喜欢这个学期老师安排的新同桌。那我们有些家长可能就会说:和谁同桌不都是一样吗?你学你的,他学他的,有什么问题。而且你同桌还是学习委员,你学习那么差就应该向别人好好学习学习。如果家长真的是这么说,那你的孩子有可能以后就不会把学校的事情跟你反馈。孩子跟你这么讲,首先是告诉你“他不高兴,不满意老师的安排”,这个时候我们要认可他的情绪“是的,老师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你以前的同桌确实跟你相处的挺不错的”。然后我们可以提供他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要不要给你同桌两个星期的试用期,考察考察他?要不以后一下课就跑去原同桌的地方,反正都是在同一个班,没有多大的地方。要不你试着偷偷找老师,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不过你一定要有理由,为什么要换掉你的同桌?给他建议的同时不仅是在安抚孩子们的情绪,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让他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鼓励孩子
发现孩子的优点,主动地肯定孩子,鼓励孩子。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做的不好或者表现不好的事情特别关注,但是在孩子做的好或者表现良好的时候就觉得理所当然。但殊不知这是最打击孩子自信的。
培养孩子社会认知能力
比如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或者周六日家长带孩子的一些户外活动,来培养孩子相互交流、解决冲突、社会控制等能力的提高。
(心理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