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小儿喂药难?甜叶菊来帮

日期:2019-05-27

​生,我家宝宝怕苦,能不能开甜一点的药?”

“医生,我家宝宝不肯吃汤剂,能不能只开中成药?”

——开诊时,总有家长问我

小儿喂药困难是困扰家长、医生的巨大难题,而中药汤剂的喂服困难更为明显。

小儿多喜甜、畏苦,中医生通常会在处方选药的时候兼顾这一特性,尽量选用轻清的药味。但草药自身带有的苦涩味道,仍常常无法避免。此时医生又会用带甜味的药材来帮忙,诸如罗汉果、蜜枣、炙甘草等,而我科引进了甜叶菊。

甜叶菊被称为“最甜的叶”,同时也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别名:“甜菊”、“甜草”、“巴拉圭甜茶”。

特点:气微香, 味极甜。

富含甜菊糖苷等多种甜味成分。其中甜菊糖苷的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甜度高、热量低,是一种天然非营养甜味剂。口感像清香的白糖。

药理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甜叶菊含有黄酮、多酚、挥发油、生物碱、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在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控制血糖、软化血管、降血压、抗肿瘤、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可用于医药工业作矫味剂和辅料。

小儿常用剂量

调味建议0.5-1g/剂。

甜叶菊的故事

甜叶菊是外来的“新侨民”,原产南美洲巴拉圭。

约在 16 世纪,当地人就开始用甜叶菊作为甜味剂。

1970年,巴拉圭,的医学家在第七次国际糖尿病会议上报告了甜菊苷的药效和安全性 , 认为适合于作为无热量的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量、非酵解、热稳定性好、毒性较低的安全新糖源。

1976年,我国引进甜叶菊并试种成功。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种植甜叶菊面积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甜菊苷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参考文献:

[1]Yao Y, Ban M, Brandle J A.genetic linkage map for Stevia rebaudiana [J]。 Genome, 1999,42(4):657-611。

[2]Chan P,TomLinson B,Chen Y J,et al。 A double-blind placbo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tolerability of oral stevioside in human hypertension [J].Brit J Clin Pharm,2000,50(3):215-220。

[3]周玉丽,崔广荣,胡能兵,何克勤,林平,舒英杰。甜叶菊甲基磺酸乙酯离体诱变及耐盐变异体的SRAP检测[J]。中草药,2014,45(24):3612-3617

[4]刘琼,潘芸芸,吴卫。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30(06):1085-1091。

[5]刘伟新,杨晓菊。甜叶菊的生药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09):16-18。

来源:广州妇儿中心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