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宝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宝宝打完疫苗回来后却发现接下来的几天宝宝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发热发烧、起疹子等状况。看着丁点大的心肝宝贝如此遭罪,初为父母的自然是心疼不已。
今天我们来普及一下疫苗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应对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反应,从容面对疫苗反应,每个妈妈都可以做到!
疫苗反应知多少
疫苗是含有无害的死病菌或是由无害的死病菌中提炼的物质,能使身体产生天然的防御能力对抗病菌。注射后,身体仿佛收到病菌入侵一样,开始产生杀死病菌的抗体;身体又会制造有保护性的白血球,能够抵抗某类传染病。通俗的说法是,接种疫苗相当于人为地造成一次轻度感染,所以宝宝接种后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疫苗反应。针对不同症状,我们如何从容应对疫苗反应
1。局部反应
接种疫苗后,宝宝身上注射部位处会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硬结等状况,这是接种疫苗后常见的局部炎症反应,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
〖应对妙招〗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大多数儿童经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能帮助消肿和减轻疼痛。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胀,若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就医。
2。发热发烧
发热发烧是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由于许多宝宝是出生后第一次发热,所以令很多新妈妈们担心不已,不知所措。发热的同时宝贝可能会伴有嗜睡乏力或烦躁不适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少数宝宝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这种发热宝宝体温都在38.5℃以下,持续时间1-2天,一般不会超过3天。
〖应对妙招〗
宝妈们在家里备有宝宝专用的体温计,以便宝宝发热后及时测量。测量时以腋温为准。如果体温在38.5℃以下,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可进行物理降温,给宝宝多饮水,因为液体是退热的基础,温水澡或温湿敷是最有效且最舒服的退热方法。若体温超过38.5℃,可以按剂量给他服用退热药,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热药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如果宝宝体温在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同时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则应及时就诊。
3。皮疹
接种疫苗后还有一个常见的反应:皮疹,例如接种水痘疫苗后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接种麻疹活疫苗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活性的减毒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脑膜炎疫苗、甲肝疫苗等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过性的。
〖应对妙招〗
接种疫苗引起的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发的皮疹要轻微得多,而且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疗处理。
结语
宝妈们除了要对以上介绍的应对妙招心中有数,千万别忘了,打完疫苗后的宝宝正处于特殊时期,难免会烦躁不安,倍感不适,如有哭闹不止的现象也是正常的,此时此刻妈妈的耐心陪伴和悉心照料才是宝宝最需要的哦!
来源:懂儿方知如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