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沉浸在IPAD中的孩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方便,游戏也越来越多,手机、IPAD成为了当代小孩的必备“玩具”,每天起床、吃饭、睡觉也要抱着手机IPAD,过份地沉迷令家长们非常烦恼。许多研究指出科技产品的副作用:失去同情心、助长欺凌、减少运动时间、睡眠不足、发育迟缓、肥胖、视觉听觉系统损伤、应激反应变慢、细胞代谢紊乱,甚至不可逆的脑损伤等等。
沉迷电子产品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生理:近视
心理
:问题行为、焦虑、抑郁、多动症、自闭症、成瘾
社会
:攻击性、孤僻、沟通障碍、缺乏同情心、早期性行为、逃学、缺少运 动、暴食、厌食
学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成绩下降、厌学
专家支招
1
以身作则
父母是儿童最常接触的人,也最经常被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妈妈爸爸应多增加与孩子的互动时间,多陪伴孩子做做亲子活动,而不是自己在玩手机电脑却把孩子丢在一边。家长玩手机的时间少了,那么孩子也自然不觉得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了。
2
户外活动法
孩子好奇心很强,对所有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喜欢去探索世界。所以孩子们是很乐意让家长带出户外活动去玩耍的,例如周末可以陪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园、公园、体育馆等参与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养成定期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亲近大自然等让他们感受到户外的乐趣,自然也减少了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3
减少接触法
许多家长把IPAD就放在孩子也能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捧起IPAD,一捧就是一天玩个不停,这个时候你想拿回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作为监督者的家长,是不是应该把IPAD放到一个安全点的位置,不让孩子轻易地得到呢?
4
合理使用法
其实IPAD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学习APP,加上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也不可能可以做到完全禁止他们不玩任何电子产品,一刀切方法行不通,所以我们应该用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合理使用IPAD。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限定的时间使用IPAD。例如我们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IPAD。我们甚至可以设置每天积累剩余时间不清零的方法,(但每天不能超过2小时)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例如今天玩了半个小时,明天可以玩一个半小时。今天一天不玩,明天可以玩2小时。
其次,我们需要限定玩IPAD的条件。例如每天必须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才可以玩IPAD。例如完成家长布置的题目或者学校布置的作业。
5
现实游戏法
家长可以买些与小朋友游戏的书籍或上网查阅小游戏,找适当的游戏的与孩子一起玩耍(注意要与年龄相符的游戏)。例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积木,一起拼拼图,一起画画等。
6
扩大社交法
多让孩子参与活动,从而多认识些同龄或者年纪相仿的小朋友。让孩子喜欢上与同伴活动、游戏,例如与小区的孩子们一起玩小区里面的游乐设施,一起去打皮球等。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很少可能是2个小伙伴在玩IPAD,通常都是一起玩耍。让孩子们依赖朋友,自然也摆脱了“IPAD的诱惑”。
7
养动植物法(谨慎使用)
宠物篇: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特别是小狗小猫。但是家长们通常比较不同意孩子养小猫小狗,因为养孩子已经够累的了,更加没时间精力去养小猫小狗。但是,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孩子自己去照顾这个小动物。例如孩子整天说想要养小狗,那么要先告诉他养小狗需要喂养、洗澡、处理大小便、遛狗等,每天都要花这些时间与精力去照料,先让孩子角色扮演下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如果可以,而且在不妨碍日常学习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养一下小狗,如果在养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请把小狗送别人或者送到宠物店里。
植物篇:
有些孩子也喜欢养花草,那么就买一本养植物的书给孩子研究,买种子或者盆栽在家里让孩子每天照料。每天要照料动物、植物,自然也没那么多时间精力玩IPAD了。
来源:埃科英才公众微信
作者:嘉欣姐姐
指导老师:查彩慧,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心理科
觉得好看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