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宝宝常常故意捣乱,爸妈应该怎样忍耐和教育?
1-3岁的学龄前宝宝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技能,如说话、涂鸦、行走、爬行和阅读等,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如果他们能经常安安静静地乖乖听话和玩耍,还是非常惹人爱的。
但是
有时他们就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常常干些明知故犯的错事。比如,把鱼缸里的金鱼捞出来玩、故意打翻果盘或者摔碎玩具……让父母和看护人头疼不已——对他们打骂也不是,说教也没用,只能拼命忍耐,等待他们真正长大成熟和遵守规则的那一天来临。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家务沉重,再遇上熊孩子总是捣乱制造麻烦,有时还说些刺痛大人的话语,还真是忍不住就对宝宝发了火,甚至动了手。可事后又觉得孩子这么小,不该过高要求他们。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对淘气宝宝的忍耐力,做到怒而不发呢?
01
想象宝宝在短短三年内,居然掌了人类祖先千万年才取得的伟大进化成就,会直立行走、说话、熟练使用手……,你就会对宝宝的行为满意很多;
02
想象自己是和孩子来自不同国度的外交官或大使,你们之间的交往应该使用外交式礼貌而坚定的语言,这样你就会对孩子既有原则,又不至于暴怒失态了。
比如:请你把吃不完的食物放回盘子里,谢谢!
最后,父母除了讲道理,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遵守必要的规则,举止文雅呢?
——答案是,言教不如身教。父母一言一行自己做到规范文雅,孩子耳濡目染天长日久后将来一定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孩子单纯无邪,他们的行为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哦!
来源:懂儿方知如何爱
觉得好看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