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都好动,爬上爬下甚至坐在地上玩耍的情况很多见,穿开裆裤导致的不卫生,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这些很多家长肯定知道。但其实穿开裆裤还有很多其他我们想不到的隐患。
一般而言,穿开裆裤的宝宝有两种,一种是从很小就开始把屎把尿了;而第二种就是没把屎把尿,就是让孩子光着屁股,随便他大小便,大人再收拾。今天就把这两种情况都分析一下。
过早把屎把尿导致憋尿反射发育不足
不要以为撒尿拉屎都是天生会的行为,这是需要学习的,而宝宝要到2~3岁时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才会发育成熟,这是控制便尿的基础。
过早把屎把尿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导致憋尿反射不足甚至缺失。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慢慢形成了依赖,没有大人把的动作,或者没有大人“嘘嘘”的声音,他就无法撒尿拉屎。
长期光屁股会推迟如厕训练的完成
看到这,也许就有父母会说了,那我不把屎把尿,就让孩子穿开裆裤随他去总可以吧?这样的心态也是很普遍的,但这样的做法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今后孩子需要进行如厕训练时会非常困难。
小月龄宝宝大部分都不是那么在意尿布干净与否的,等他们慢慢长大才会感到尿布脏了不舒服。这个改变是进行如厕训练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只有孩子自发“嫌弃”现状,我们才能引导孩子改变现状。
而穿着开裆裤长大的孩子是没有机会体验这个“不舒服”的过程,那等到他2、3岁时,不可以再像小时候那样随处大小便,需要进行如厕训练,需要学习穿小内裤时,他们反而会不适应,从而影响了如厕训练的推进。
从小没有建立隐私概念
现在儿童性侵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很多小年纪的孩子遭到性侵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这也让很多父母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从孩子1岁左右就开始进行性教育,防患于未然。
孩子的认知形成不是光靠父母说教的,而是通过自己生活环境的反馈形成的。试想,一个孩子从小就穿着开裆裤到处在公共场所走动,他就很难会有隐私的概念,因为这就是他从小生活的常态。如果还遇到几个“熊大人”,拿孩子的生殖器官开玩笑,他就更加难以有隐私概念了。
给孩子树立隐私概念的起点,就是给他穿上尿布、穿上裤子,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我们掷地有声的态度在传递给孩子,“宝宝身体的这部分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
来源:生育百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