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的其实是你自己——真爱孩子要狠心,不然就是以爱的名义害他。
每个妈妈,甚至每位父母,都认为自己最爱的人是孩子,最爱孩子的人是自己。但是,如果你做不到避免以下几点,凭什么就能认为自己是真爱孩子的呢?
第一:
为了自己的面子,逼孩子做超能力的事情,比如强迫认生阶段的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或者在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逼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
第二: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孩子可能有发育迟缓或自闭症或多动症,你会为了抓住孩子的早发现早干预机会而感激别人并赶紧带孩子去检测?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感到委屈或者责怪别人侮辱了自己和孩子,并当起鸵鸟忌疾讳医?
第三:
别人的孩子都在吃昂贵的高档滋补品,你会觉得愧疚没面子,甚至会攀比着去给孩子买更多更贵的补品来吃吗?
第四:
你会见不得孩子哭闹,孩子一哭你就会立刻迁就或者喝止吗?
第五:
觉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健康,所以只要孩子肯张嘴,就不管种类和总量地给孩子乱填乱喂,胡吃海喝吗?
第六:
见不得孩子生病,孩子一有发烧就给退烧药,一有炎症就吃抗生素,一咳嗽或流涕就进补,不管是否药物伤身(伤肝伤肾伤肠胃伤害免疫力……),只要孩子表面看起来没事即可;
第七:
见不得别人欺负自己孩子,但是看到自己孩子欺负别人就无动于衷,甚至暗暗高兴。哪怕孩子打家长自己,也是笑脸相迎,默默迁就。
综上所述,家长不恰当地爱孩子,其实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其实只是爱自己,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很多家长会很不服气:我明明很爱他呀,怎么说我是害了孩子呢?家长错爱孩子的心态无非以下几种:
1。面子心态:为了自己的面子,强求和伤害孩子;
2。偷懒心态:懒得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无知害了孩子;
3。侥幸心理:自己偷懒,不想约束孩子,懒得为孩子建立行为规范和日常规则,明知故犯;
4。目光短浅:只顾孩子眼前快乐,不管孩子终身发展;
5。把孩子当宠物、依附品:不认为孩子有独立完整人格的需要以及精神需要;
6。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聪明即可,道德和情商方面顺其自然无所谓;
7。补偿心态:自己儿时渴望而得不到的东西,都要无条件满足甚至强加给自己孩子;
8。攀比心态:不顾是否有害,只要别人给孩子的东西,自己都要给。说到底还是为着自己面子伤害孩子。
9。占便宜心态:认为孩子打别人,抢别人东西,是能干的表现;偷东西是聪明的表现,是占便宜的好事。却不曾想,这样的纵容伤害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会贻误孩子终身。说到底还是目光短浅伤害孩子。
来源:懂儿方知如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