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伏”地魔要来,“灸”等你了!关于天灸的10个问题了解一下

日期:2018-07-16

台风天,落雨大,

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too naive啊朋友们,

2018年的麻辣大boss就要来啦。

明天(即7月17日)三伏天就杀到啦。

你快做好被“虐”的准备啊!

“伏”地魔要来了,

首先想到的都是被烤熟蒸熟焖熟,

还有一个你忘了,

那就是被天灸“灸熟”。

为啥这么说?

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这个

被列为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天灸。

何为天灸?

天灸是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思想,加上“择时治病”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选在一年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采用药物敷贴在特定穴位上的方法,以起到鼓舞阳气、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和驱逐痰饮、瘀血等宿邪作用,达到标本兼调的目的。

天灸敷贴时间是什么时候?

夏季三伏的前十天为第一次敷贴时间,初伏、中伏、末伏、及末伏后十天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敷贴时间。一般都在每年的七月初开始,到八月中结束,每年时间相差前后数日。

所以,按照完整的天灸疗程计算,一共要敷贴5次。

哪些孩子适合天灸?

夏季三伏天时节是人体毛孔开放程度最大的时候,儿童由于脏气清灵、肌肤薄嫩,贴三伏贴会比成年人疗效更佳,尤其是2~6岁的学龄前儿童,更应抓住每年一次的时机,及早调整好身体。

哪些孩子不适合天灸?

☆ 2岁以下的婴儿就不宜贴敷

☆ 长水痘、出疹子期间的儿童也不宜敷贴

☆ 患有肺炎和多种感染性疾病,处于急性发热期或有头痛、咽痛、呕吐、腹泻的儿童也不宜敷贴

☆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和患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的儿童也不宜敷贴

☆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的人应避免使用三伏贴。

每次敷贴多久?

一般成年人需60分钟,而14岁以下小孩则不超过45分钟,越小需时越短。

2~5岁小孩持续30分钟,5~14岁小孩一般持续45分钟。若贴药处有皮肤潮红、瘙痒、刺痛、灼热等强烈不适感即应移去贴药药。

天灸中的药贴是什么成分?

天灸常选用药物如白芥子、甘遂、细辛、生天南星、毛茛等动植物中药,其多性温热、味辛辣,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通过皮肤吸收,能起到温经通络、破血消积的作用。

是不是所有人贴的位置都一样?

就天灸而言,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主要在于医生会针对不同的疾病贴不同的穴位,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固定一个穴位一贴。

儿童三伏贴呼吸系统穴位图:

儿童三伏贴消化系统穴位图:

儿童三伏贴免疫力低下穴位图:

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吗?

贴药可能导致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或者皮肤过敏、发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无明显不适可不予处理。

自觉瘙痒、灼痛等明显不适,可外涂皮炎平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

局部皮肤水泡者应穿柔软衣服,或外覆盖纱布,避免摩擦水泡,防止破损,外涂以氧化锌油、宝肤灵、万花油等烫伤软膏。水泡溃破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外涂搽红药水、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等消炎,防治感染,可适当予以珍珠层粉,云南白药涂抹促使创口愈合。

全身皮肤过敏者可自服抗过敏药物:息斯敏、敏迪、扑尔敏等,全身过敏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者,建议去医院诊治。

需要忌口吗?

贴药者需要在贴药的那两天忌口,不忌口可能影响疗效,或者导致过敏或者容易发泡。

贴药当日应忌辛辣、海鲜、蘑菇、牛肉、芋头、蒜、烧鸡、烧鸭等易发的食物,忌进食生冷食品。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瘙痒、水泡,应避免搔抓破损。水泡溃破者应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贴药时背部皮肤应保持干燥,贴药后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导致药膏脱落。发炎、发热者不可自行贴药,应先咨询医生。

贴药后两天内不宜游泳和冲冷水澡。

是不是见好就收?

三伏贴调理的疾病多为慢性病,疗效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来讲,

连续贴敷3年才算一个疗程,而对一些慢性病来说,一个疗程是远远不够的,有的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因此,在调理过程中绝不能因为未见明显疗效就停止贴敷,也不能因稍见疗效就“见好就收”。

来源:生育百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