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孩子犯错,父母批评停不下来!别急,先问问孩子这6个问题

日期:2018-07-03

批评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儿。能够做到既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又能够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能在情感上更进一步,这确实需要很大的技巧。

在心理学界,流传着一句对父母而言十分重磅的话,“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和孩子互动的问题”,而批评就是互动模式中最有杀伤力的一种。但是,批评却又必不可少。如今很多小朋友经常得到鼓励和赞赏,但却接受不了一点批评,轻则不理不睬,重则大哭大闹。赞赏当然重要,但通过批评进行成长的过程不可或缺。

一、先不要着急批评,先问六个问题

当孩子犯错误的那一刻,其实他们内心害怕的,如果父母马上过来批评他,不仅不会让孩子犯错的行为减少,反而会增加发生的机率,而是应当冷静地问孩子6个问题:

1

第1个问题

“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2

第2个问题:

你的感觉如何?”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有同理心,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3

第3个问题:

“你想要怎样?”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地接着问。

4

第4个问题:

“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5

第5个问题:

“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地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6

第6个问题:

“你决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吸取教训。

二、千万不能说的几个错误句型

1

责备和问罪

“你又没有洗手就来吃饭,告诉你多少遍了,你就是不听。”

2

谩骂

“今天气温都零下了,你就穿一件薄夹克!你怎么这么蠢?!”

3

威胁

“你再和同学打架,我就把你这个月的零花钱都扣光,还不许你玩电脑。”

4

命令

“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5

说教

“你觉得上课睡觉做得对吗?你不知道好的学习习惯有多重要!(以下省略一百五十字……)”

6

控诉

“看见我的白发了吗?都是因为你!”

对一件事情,有时家长会对孩子嘱咐好几遍,特别是做妈妈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唠叨。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地唠叨起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过度,你可以针对问题,提炼问题的关键点,简单明了地跟孩子一起分析问题。

来源:生育百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