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2018年,开始一场正确认知孤独症之旅(一)

日期:2018-04-02

相信大家对“一闪一闪亮晶晶”这首歌耳熟能详,那么对来自星星的孩子是否了解呢?那我们赶紧开始一场正确认知孤独症之旅吧!谨以此文纪念2018年4月2日第11届世界孤独症日——有你,我们不孤独。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与自闭症同义。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疾病,可以理解为如光谱般呈谱系存在,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核心症状为:

1、社交沟通障碍

2、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

可伴有的症状/疾病:

1、心理障碍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抽动障碍、焦虑等

2、不同程度的智力迟缓

3、胃肠道症状

4、睡眠障碍

目前ASD诊断及治疗存在的挑战

1.ASD生物学基础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生物学标志物。

2.ASD是一个症状学疾患,临床上主要依赖医师对患儿ASD行为观察和家长对行为的描述进行诊断,这使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困难。

3.ASD核心症状尚无药物可以治疗

如何早期发现?

ASD社交不足行为和部分刻板行为在早期即可出现,早期筛查可以发现这些异常,2岁或2岁前早期诊断可靠。具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作为ASD早期识别的5种行为标记,简称“五不”行为。

不(少)看

缺乏目光对视

不(少)应

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

不(少)指

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比如,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不(少)语

语言发育迟缓或者语言发育倒退

不(少)当

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如反复按开关,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

来源:广州妇幼保健

资料提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保健部

参考文献: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