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人工耳蜗,让聋儿重获“新声”

日期:2017-09-15

一名新生儿在出生后做了2次听力筛查,均通过。然而,直至孩子长到1岁多,家人才发现孩子对声源不敏感,叫他没反应,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竟然是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咽喉科主任 罗仁忠

讲述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意在告诫父母们,听力筛查通过了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一旦孩子确诊为神经性耳聋,需要尽早进行声音刺激。尤其此病易遗传,有家族史的孩子家长更要关注。

本期专家:罗仁忠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擅长小儿耳鼻咽喉疾病、小儿呼吸道异物、小儿耳病及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筛查、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等的诊治和手术。广州市卫生局优秀科技专家。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小儿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临床耳鼻咽喉科学杂志》和《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珠江新城院区耳鼻咽喉科主任、广州市儿童听力中心主任。199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曾在加拿大和丹麦进修小儿耳鼻咽喉科学及听力学。


听力筛查存在假阳性、假阴性

“听力筛查没问题,只能说明当时的情况,并不代表不会发生迟发性耳聋。”罗仁忠解释到,筛查是一项很简单的技术,只需通过仪器去测定就能判定,而且听力筛查存在一定几率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筛查的假阳性是指听力筛查不通过,但实际上孩子的听力正常;假阴性是指筛查通过了,但是实际上却不正常。所以说,

听力筛查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听觉反应,如果反应正常,那么小孩的听力绝大多数是没问题的。如果与筛查结论不相称,听觉反应很差,那么还是要做专门的听力评估。

所以即使听力筛查通过的孩子,父母仍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临床表现。” 罗仁忠提醒各位父母。

发烧不要乱用耳毒性药物

罗仁忠表示,神经性耳聋有50%的几率是由遗传所致,因此,

家族中患有神经性耳聋的人需要格外注意,在怀孕前需做基因筛查

。做好孕前检查十分重要,罗仁忠指出,孕妇怀孕前三个月受到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会导致儿童患有迟发性听力障碍的。巨细胞病毒可以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若感染发生于妊娠的前三个月,较易使胎儿发生畸形,如先天性耳聋、先天性失明、智力障碍等。通过孕前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查可以防止孩子畸形。

在临床上,儿童患耳疾的年龄段多集中在2—7岁。

罗仁忠提醒家长,孩子生病后,特别是在感冒、发烧、发炎的情况下,父母不要乱用抗生素、阿司匹林、消炎痛、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3岁前是植入人工耳蜗关键期

孩子3岁之前是听觉和言语发育的关键期,罗仁忠表示,3岁以前植入效果#!好,在此期间,如果听神经长时间得不到声音信号的刺激,大脑听觉皮层的发育将受到影响,其听觉功能会退化。因此

语前聋的患儿应该尽早植入人工耳蜗,在言语发育关键期充分接受声音刺激,实现听觉和言语康复。

“人工耳蜗中有24对电极,就像26个字母一样,可以变换出无数种声音,但是接收到的有声音与我们平常人听到的不一样,相当于是另一种语言系统。对于2岁以内的儿童来说,可以自动建立起那一套信息系统,2岁半以后就需要进行语言训练。”据罗仁忠介绍说,孩子恢复好后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听说,从而在生活和学习各方面赶上同龄健听儿童。

植入人工耳蜗的孩子和普通人一样,能够听说读,甚至能够弹钢琴、演讲等。据罗仁忠主任介绍,截至目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已经帮助600多个孩子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都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