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放假各种兴趣班铺天盖地,就连减肥班广告也十分火爆。全封闭式管理,三周时间包你孩子体重减轻6-12%,节食缩胃,不反弹。”广告语如此吸引很多家长都想带孩子跃跃欲试。
然而营养科专家却指出,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不适合节食。
从医学的角度上讲,儿童减肥不是简单的“吃少一点,运动多一点”,而是找到孩子“贪吃”的行为偏差,并且进行矫正
。这完全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营养医生或儿科医生的指导。
儿童为什么会发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刘喜红说,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少、行为偏差这是肥胖症的真正原因。对于孩子来说,营养过度或体力活动少仅仅是其中协同因素,行为偏差起着重要作用。
什么是行为偏差呢?大概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刘喜红说,其实这是可以从吃、喝、玩、乐、睡这五个主要日常行为来举例说明。
比如吃,胖孩子吃饭快,几乎不用咀嚼就咽下去了;比如喝,胖孩子喝饮料往往是一鼓作气,甚至把饮料瓶垂直90度倒进嘴里喝;再比如玩,胖孩子选择的一般都是不移动身体的方式,比如说打一场球,他愿意守门,不愿意跑来跑去……
可见,行为偏差不仔细观察,是不容易被家长、孩子自己,甚至临床大夫所认识。
“我们提倡的减肥,需要家长与医护人员共同为孩子找出‘病根’,并加以矫正。”刘喜红说,国外近年来开始重视行为矫正。当然,这是一项专门的技术,不等同于健康教育,更不能流于“不许喝”,“不许吃”等“禁令式”的管教。
那么家长到底如何帮助孩子控制体重呢?刘喜红指出,我们应该针对肥胖的特征——过度营养、体力活动少,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办法。
过度营养不仅指吃得多,还包括吃得次数多,饮食行为(包括家长的喂养行为)不正确。
【正确做法】:肥胖儿童应多吃一些含渣食物(芹菜、胡萝卜等),少吃或不吃含热量高而体积小的食品,像巧克力、炸鸡翅等就属于体积小但是热量高的食物。
再比如进食方式,胖孩子一般吃得快,针对这一行为习惯,家长应提醒孩子每一口饭至少要咀嚼20下,每一餐饭也要吃15-20分钟。喝水也应该是小口喝。
总之,放慢吃饭的速度,这对胖孩子减肥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
有的孩子懒得动,就连打篮球都是坐在凳子上投篮。刘喜红说,很多孩子动一下就上气不接下气,很多胖孩子跑起来会伤膝盖,所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比较适合胖孩子,这是一个十分考验医生技巧的项目。
【正确做法】:刘喜红说,首先应测试孩子的心肺有氧能力。给孩子开出的运动处方,应选择中等运动强度的运动方式(#!大心率的50%-60%),并且找出孩子感兴趣的运动方式,甚至把运动改造成一种竞技游戏,让孩子能够被动变主动参与其中。每天训练30分钟,每周训练5天,一个疗程12周。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能对减少脂肪起作用的运动是移动身体的运动,如走路、跑步、跳舞、打球、游泳等。而且参加同样的运动,下午与晚间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好安排下午做运动,这一点对于减肥很有用。
Tips:安全减肥#!重要:
刘喜红认为,儿童减肥很难,考虑孩子的生长发育,在治疗上强调禁止短期快速减肥;禁止饥饿或变相饥饿治疗;禁止使用各种药物或饮品;禁止手术。
这些手段被证明,打击孩子的发育,对其健康绝对有害,而且无法持续,容易形成报复性反弹。
考虑到儿童安全减肥的问题,2017年肥胖儿童体重控制夏令营7月24日开班,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承办,全国儿童肥胖防治学组组长、儿科营养博士刘喜红全程指导。
刘喜红
从事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擅长儿童营养喂养,早产儿出院后医学管理以及新生儿疾病诊治。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其中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南大学博士创新工程资助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曾多次荣立广东省及武警部队三等功,2007年荣获中南大学优秀博士生、优秀共产党员及湖南省高等院校优秀博士生称号,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