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龄幼童口服泡腾片身亡,两岁孩子父亲用工业酒精给发烧的儿子擦身降温,结果丢了儿子的性命……这些悲剧都是源于一些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无知。
“用药安全,从娃娃抓起!”六一儿童节当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联合南都健康大讲堂邀请药学部主任药师陈怡禄、副主任药师卓仪开展儿童安全用药主题讲座,与家长们分享不正确用药对宝宝的危害性、儿童用药误区等育儿知识。
两位专家指出,儿童药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家长掌握儿童用药的特点、技巧十分重要,简单粗暴的喂药方式,可能危及孩子健康。
另外,最近“常用感冒药利巴韦林致畸”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许多妈妈心生疑惑,常用药也不安全啦?“不正确用药的危害,包括体内酸碱平衡失衡,出现酸中毒、碱中毒或体内电解质紊乱等。”陈怡禄说,滥用抗菌药物还可能导致儿童胃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消化不良等。
医学指导专家
陈怡禄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1989年6月毕业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从事医院药学工作28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或参与省市课题10余项,荣获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广东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会(第八届)编委等。
卓仪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广东省药学会儿科临床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从事儿科药学工作30多年,在儿童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论著10多篇。
卓仪针对儿童常用药安全问题,还列举了一个18个月的幼童口服泡腾片致死的事件,她认为儿童安全用药存在许多问题,家长给孩子用药还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孩子发烧一定用退烧药
“没有不发烧就长大的孩子”,很正常,但孩子发烧家长马上用退烧药,这是一个误区,“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不同病症都可能表现为发热,其他病症却不明显,马上使用退热药反而掩盖病情,增加诊断困难。”
她建议,婴幼儿体温达到38.5℃时可使用退烧药,达到39℃以上,在治疗基础上使用退烧药,配合物理降温方法。三个月内的小孩发烧,首选物理降温,不建议使用退烧药。陈怡禄强调称,“不提倡酒精散热,建议用温毛巾擦身散热。”
误区二:外用药比内服药安全
“相比内服药,外用药相对安全,这也是一种误解”卓仪称,婴幼儿皮肤角质层发育不完善,对外用药的吸收能力很强,能将药品吸收到体循环中,对全身起作用。另外,给孩子皮肤消毒时,也不要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从低浓度开始。孩子皮疹可能会用激素药,涂抹范围不要太大、涂抹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要太多,避免引起全身副作用。
误区三:儿童减半使用成人药
我国儿童药种类、数量和剂型比较少,孩子生病使用成人药不得已而为之。卓仪称一些家长的通行做法是将成人药按剂量减半给孩子用,殊不知一些成人药有儿童慎用甚至禁用的成分。“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生理、病理都存在差异,肝肾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和排泄都与成人不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家长自行买药,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药师,还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和剂量,还有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误区四:儿童补钙怎么补不为过
“如果真的需要补钙,要按疗程和剂量补充,不能随便。有的钙剂可以促进骨骼发育,但过度补钙却会造成骨骼钙化,反而影响骨骼发育。”卓仪认为,有的维生素可从食物里面摄取,不需要另外单独服用,部分营养品含有一定的激素,不建议婴幼儿服用各种补品。
用药指南——药品说明书要看七大部分
陈怡禄建议,孩子生病家长如要自行买药,应该重点关注药品说明书,也可参考高等学校的教科书,这是法律依据,不能听信网络资料。那么,说明书要怎么看呢?
卓仪表示,“药品说明书主要看七大部分,包括药品名称、有效期、剂型、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首先要看药品名称、标签或病例是否相符,根据不同剂型的给药方式给孩子服用,看标签或医生处方剂量,注意不同年龄或体重的宝宝相对应的剂量。家长要注意服用次数、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是否有特殊要求,不要忘记查看禁忌,核对禁止使用的情况。不同剂型的药品的给药方式不同,“18月龄幼童口服泡腾片身亡”的案例,就是给药方式错误的恶果。
个案启示——儿童用药不当 严重的可能致死
“18个月的孩子小牧浩因为感冒发烧到医院就医,打完吊针后,妈妈将直径约6毫米的泡腾片给他服下。大约过了10秒左右,孩子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剧烈咳嗽,嘴边也慢慢变成青色,最后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东莞常先生两岁的孩子发烧,他用工业酒精为孩子擦身,孩子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已经无力回天孩子去世。”
上述两个典型案例,专家在讲座期间不时提及,并一再提醒家长,给孩子喂药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泡腾片是不可以直接口服或含服的,必须用适量温水浸泡,等到药片完全溶解之后才可以服用,而且不要用饮料、汽水等冲服,不然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同时,在给发烧的孩子擦身时,建议用温水擦拭而不要用酒精,工业酒精更是不能用。
现场问答环节
1、问:学校很多人感冒发烧时,提前给孩子喝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等可以预防吗?
答:不建议这样做,因为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等预防感冒效果并不确切。提高孩子自身的身体素质#!关键,还要让孩子在流感高峰期时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和清淡的饮食。
2、问:孩子不爱吃药怎么办,可以用糖水、果汁或者牛奶冲药吗?
答:有的家长直接把药物灌进去,这样做容易引起呛咳,使药物被吸进肺部,而捏孩子鼻子喂药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增强抗拒吃药的心理。
给新生儿喂药,应把孩子抱在胸前,用手臂支起头部,防止孩子因头部后仰使药物进入气管。如果宝宝拒绝服药,可用拇指按压双颊,慢慢把药物倒进嘴里,孩子把药吞下后再把汤匙拿开。还可用滴管、注射器和给药量杯给孩子喂药,这些工具喂药更方便,也更加准确。同时,卓仪提醒,给宝宝喂药后不要立即给孩子喂奶或让他们马上躺下。
不建议用果汁冲服,因为可能会改变药效,有的家长把药溶到牛奶里的做法也不建议,因为可能改变牛奶的味道,导致孩子以后看到奶瓶就不想吃了。
3、问:医生给孩子开五六种药,应该怎么吃?
答:临床上如果给小孩开5种药,其中治疗性药物不会超过3种,其他2种可能是辅助的。治疗性的药物要先吃,辅助性的药物两三个小时后吃,而且每种药品要分开服用。给药时间一般是早中晚共三次,#!好是每天8小时服用一次。但是要注意有些药是早上吃,有些药要睡前吃的,有些要饭前或者饭后吃,还有些药是跟饮食一起吃的,建议咨询专业的药师或医师。
4、问:孩子半夜发烧,应该让孩子继续睡觉还是叫醒吃药?
答:看孩子发烧程度,先帮孩子散热。孩子睡着时不需要叫醒灌药,观察后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婴幼儿体温达到38 .5℃时,就要使用退烧药。如果孩子刚睡着,体温比较高且有出汗是正常的,给孩子擦汗就好了,不需要紧张。如果孩子表现出烦躁不安,才要进行降温和喂服退烧药。平时孩子发烧,吃了泰诺林后3- 4小时还不能退烧时,可以换用美林,交替使用。对于不明原因的高热不退,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