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孩子赶课学习强度大,家长如何更好地给孩子提供足够营养支持?孩子吃很多为什么还出现营养不良?5月17-23日(5月第三周)是第六届全民营养周,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刘喜红强调,七大营养素的摄入一定要足够,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摄入。
刘喜红介绍,孩子上学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会增加,七大营养素的摄入一定要足够,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都要达到一定的量和一定比例。脑力劳动很足的状态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更不能少,主食必不可少。想要增强抵抗力,蛋白质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动物蛋白)的摄入要达到一定程度。其次还有维生素,蔬菜和水果摄入也要达到一定比例。对于用眼睛过度的情况,强调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摄入,多吃时令蔬菜和水果。
小孩营养不良有哪些表现?
刘喜红:儿童营养不良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其次是皮下脂肪的减少或皮下脂肪的消失。后期可能影响身高的增加,身材变矮小。除此以外,还可以出现皮下水肿,常为低蛋白性凹陷性水肿,低蛋白性的,还会出现其他一些并发症,如低血糖、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免疫力低下,伤口愈合延迟,住院时间的延长等。
儿童消瘦、长不高一定是营养不良吗?
刘喜红:要根据孩子的消瘦程度和身高,是否达到了医学诊断标准,如果他身高的体重或BMI小于同性别、同年龄的第三个百分位或者两个标准差,才诊断为消瘦。如果是他身高小于同性别同年龄的两个标准差或者第三个百分位,诊断为生长迟缓或者矮小。所以,是否真的消瘦或矮小必须由医务人员经过综合评估和判断,而不是家长主观以为消瘦和长不高。
孩子吃很多,为什么还会出现营养不良?
刘喜红:吃的很多还出现营养不良,那就要看孩子是不是存在消化吸收障碍,如有没有肠炎、慢性腹泻、肝功能障碍等等;其次有没有消耗或需要量增加的情况,如说生长速度特别快,如处于第一个或第二个生长高峰期需要量就会增加,总之还是要围绕营养不良的三大原因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但往往很多时候是家长认为孩子吃得多,实际上吃的并不合理,或吃的并不多,如吃了一大堆零食、或只吃单一某种食物、或在不该吃的时候吃了很多而到了该吃的时候又不吃等,所以应该要做膳食调查和膳食分析,才能判断是否吃的够量、是否吃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