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广东卫生在线:赞!6年减少65000例剖宫产,“广州经验”获得国际认可

日期:2019-07-10

近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队列和妇幼保健研究团队研究成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正式发表。这份基于广州地区200万次分娩数据总结出的“广州经验”,为国内外提供了有效控制剖宫产率的范本。该项研究的发表也获得了主流媒体的热切关注,请看广东卫生在线报道:

剖宫产还是顺产?

很多准妈妈的脑袋里

都有2个小人儿在打架

……

正方辩友:剖!顺产太疼了,可能导致阴道松弛,还有可能要侧切,剖腹产更安全。

反方辩友:

顺!顺产的小孩更聪明、抵抗力更强,顺产妈妈恢复快,肚子不留疤。

靠谱的支招来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出生队列3.5万母子对随访研究发现,

剖宫产带来的母亲产后抑郁、子代1岁过敏、子代1岁神经发育迟缓发生率均高于顺产

,建议在没有剖宫产医学指征的时候,孕产妇尽量选择顺产。

可喜的是,在广州市卫健委的支持下,依托“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广州市开展了为期两阶段的干预行动,

6年内,实现了广州市剖宫产率降低7.7%,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同步下降。

出生队列和妇幼保健研究团队基于广州市200万次的分娩数据进行的剖宫产率系统分析论文,7月9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发表,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控制剖宫产率给出了“广州经验”。

预产期在8月底,要剖宫产吗?

阿华(化名)最近有些纠结:预产期是8月底,如果到了月尾宝宝还没出生,要剖腹产吗?推迟一两天,孩子上小学就要推迟一年,这是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晚了一步,而且家里老人说剖宫产还能挑个吉时,给宝宝一个好命格。自己倒不怕为了孩子挨一刀,可是,又听说顺产的宝宝更聪明,抵抗力强。究竟选择剖宫产还是顺产,对宝宝更好?

现在,一项基于广州出生队列3.5万母子对随访分娩数据的研究,给了她答案。

剖宫产带来的母亲产后抑郁、子代1岁过敏、子代1岁神经发育迟缓发生率均高于顺产,而纯母乳喂养占比则明显低于顺产。尽管这种差异不足5%,但

广州每年有近30万的分娩人群,全国有1500多万,其对家庭和母婴健康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女保健部副部长、广州出生队列研究室负责人邱琇博士介绍。

这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队列和妇幼保健研究团队2011年以来开始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些影响不可轻忽:子代1岁过敏,孩子3岁后哮喘、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将明显偏高;发生过子代 1岁神经发育迟缓,孩子在大运动、语言训练上,家庭和孩子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母亲产后抑郁,无疑也会给母儿和家庭带来深远影响。

“所以,为了择吉时、赶开学时间等原因选择剖宫产,反而可能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邱琇谈到。

事实上,1985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率不应超过10~15%,并在2016年发表声明进一步强调人群水平的剖宫产率高于10%的时候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降低无关。

广州剖宫产率下降7.7%

“过高的剖宫产率带来的母儿健康影响,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邱琇表示。

广州市产科质量情况年报表显示,

2001年~2010年,广州市剖宫产率达42%左右,远高于WHO推荐的合理区间(10%~15%)。

这其中,包含了很多没有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孕妇。

在我国一些医疗资源集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城市,高于40%的剖宫产率并不罕见,如何在保障孕产妇和围产儿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剖宫产率,也成了各方关注的问题。

2010年10月,在广州市卫健委的支持下,依托“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开展了两个周期的旨在改善产科质量,控制剖宫产率的干预行动。

截至2016年底,全市剖宫产率从干预前的42.4%下降到34.7%。

剖宫产率下降7.7%并非易事,尤其是孕产妇群体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广州市分娩数据显示:高龄产妇(≥35岁)比例逐年增加,从2008年8%上升至2016年16% ;有分娩史产妇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08年32%上升至2016年53%, 其中有剖宫产分娩史比例由2008年5%上升至2016年16%。

“有剖宫产史的孕产妇,90%以上会再次选择剖宫产。”邱琇谈到。

数据分析显示,干预行动后,足月单胎首次分娩产妇的宫产率下降明显,从干预前的44.9%下降到2016年的27.4% ;其余产妇的剖宫产率基本持平。干预后超过80%的医院剖宫产率下降,尤其是此前剖宫产率≥50%的医院下降明显。

而涵盖中国2865个区县的妇幼卫生年报数据显示,同期全国剖宫产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以此估算,

经过控制剖宫产率的干预行动,广州市6年累计减少了65000次剖宫产。

降低剖宫产率的“广州经验”

“我们是在提高产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降低剖宫产率,并没有为此损害孕产妇的安全生产。在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广州市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也是呈下降趋势。”邱琇谈到。

她介绍,两轮“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从健康教育、技能培训、设备配备技术支持、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等干预措施,到公益宣传、产科质量督导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提升,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降低剖宫产率的“广州经验”主要包含三大方面内容:

①达成降低剖宫产率的全社会共识,这需要: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和资源投入

卫生行政部门的有效督导

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

全社会的宣传动员

②积极整合全市优质产科资源,改善围产质量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

宣传阴道分娩和分娩镇痛优点

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技能培训

设备和技术支持

危重症救治中心能力建设

③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到干预重点:

主要目标人群——足月单胎初产妇

重点医院——分娩量大剖宫产率高

重要环节——产科危急重症的早期识别

“干预行动后,有剖宫产史的孕产妇仍有90%以上再次剖宫产,足月单胎初产妇剖宫产率下降了17.5%,这也证实了,后者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目标人群。”邱琇谈到,全面二孩政策也将为降低剖宫产率带来利好,此前高剖宫产率带来的二胎疤痕妊娠集中爆发等,也让孕产妇在选择剖宫产上更为慎重。

“健康人群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在10%左右,这也是WHO推荐剖宫产率10%~15%的基础,实际情况下,受女性身体条件等影响,很难做到,我们的目标是

到2020年,让广州市的剖宫产率降到30%。

”她谈到。

那么,女性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顺产的可能?

邱琇也进行了支招:数据分析发现,剖宫产孕产妇的孕前体重平均高于顺产孕产妇3kg,且孕前健康问题越多,孕期合并症越多,妈妈孕前吸烟、喝酒,会增加妊娠期合并症的风险,增加剖宫产率。所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女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很重要!

来源:公众号 广东卫生在线

记者|岳超群

通讯员|周密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