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信息时报:广东省首张医疗财政电子票据上线

日期:2019-04-18

近日,全省首张医疗财政电子票据在广州市妇儿中心成功签发,吸引了各大媒体热切关注,请看信息时报报道:

看病“三长一短(挂号、缴费、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老大难局面中的缴费时间长,已经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得到有效缓解。

今日上午(4月10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举行广东省首张医疗财政电子票据上线新闻发布会,同场签发广东省首张医疗财政电子票据,在该院微信公众号上缴费后直接点击“查看电子票据”选项,所需的电子发票即显示在手机屏幕上

市民体验

可免去打印票据排队之苦

“以往在医院看病,拿缴费单、打印药品清单、开具发票,都分别需要排队,在医院就诊的高峰时段,仅仅打印发票就需要排队20分钟左右。”今日上午,带着三岁的宝宝前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张女士,成为开具首张广东省医疗财政电子票据的体验者。

记者看到,张女士在进入该院微信公众号后点击门诊缴费后支付,显示金额后并可选择使用微信或者医保卡支付,支付完成后,窗口显示“查看电子票据”选项,点击查看后可查阅票据详情,在2~3分钟的等待后,通过后台生成,一张与纸质版无异的电子发票成功显示,可用以留存及打印。“需要发票报销时,这可免去柜台排队之苦,十分便利。”张女士称。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王洪涛以该院为例介绍,医疗财政电子票据可以至少为80%的患者(约9600人次/天)省去打印发票的环节,

每人次至少节省3~4分钟走动及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免去医疗票据的排队打印时间,是对需要医保、社保、公费医疗和保险报销市民的便民利好。

“网上办事高效便捷,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习惯,此项目的上线运行也是积极适应新时期群众网上办事的迫切需求,切实提升我市医疗卫生便民服务水平的务实之举。”广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欧阳资文指出,医疗票据实现线上生成,可把以往“一对多”(一个结算人员面对多名患者)变成“多对一”(所有患者面对一个高效信息化平台),有效缓解“三长一短”局面。

医院解脱

可显著降低人工及管理压力

“传统纸质发票存在多个弊端。”王洪涛指出,以该院为例,每年有超400万人次的门诊,因此在纸质票据的使用量上每天超1.2万份,一年使用2160箱的纸质票据;随之带来的是存储成本,该院需要面积80平方米,高2米的房间用于保存未使用的票据和回收的票据存根联。以此计算,该院每年需要消耗约12吨纸张。

大量的票据也带来管理难题,王洪涛介绍,纸质票据跟踪较难、查找难度大,票据的储存也是由人工操作,容易出错。人力成本同样付出良多——需要配备3名稽核会计、1名专职仓库管理员、每年需要财务部工作人员前往市财政局申领纸质发票8次。

他表示,医疗财政电子票据可减轻人工窗口压力,切实提高医院无纸化水平。按照该院1.2万/天门诊量来算,如果一个患者打印发票一份需要10秒钟,那么

一天下来至少可以节省30小时

,相当于4名收费员的工作量。也可同步减少80%票据存放空间,

显著降低纸质票据申领、打印、整理、存储、核销等环节的管理成本,并防范和杜绝虚假票据现场产生。

未来展望

下一步推动市属医院投入使用

目前,省内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可实现开具医疗财政电子票据。欧阳资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该项工作的推进广州市第一人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市属医院将陆续建设投入医疗财政电子票据平台使用,并争取早日实现省内医疗机构普及使用。

欧阳资文指出,下一步,市卫健委将对标对表《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标准指引》,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基础,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智慧医疗等新兴技术,就医疗服务的供需两侧进行深度融合应用与流程再造,进一步推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等省市“智慧医院”示范建设,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医院管理效益。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