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新华社:让“罕见病”不再是“孤儿”——重大疾病患者“一粒药”的期待何解?

日期:2019-02-22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k3ODkwNA==&mid=2650471322&idx=5&sn=20faec3e9611d27cb358bf403a2c9a93&chksm=8718432db06fca3bb99c001ae66912b740be85aecf9b832eebec703e3f5733072c4ffaa89236&token=1323076293&lang=zh_CN#rd

2月15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遴选出了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324家医院作为协作网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省级牵头单位。

由于罕见病的用药量较少,企业研发药品的投入较大等原因,国内生产的罕见病药往往缺乏,或者价格比较昂贵。但这种情况陆续得到改善。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刘丽教授

举例,以前想获得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通过正规渠道根本买不到。患者想尽办法买到药后,医院也不敢给病人用。“随着一系列的政策出台,纳入罕见病目录的一些治疗药物,通过绿色通道,已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刘丽认为,组建国家罕见病协作网,就是

为了让罕见病诊治相对集中和双向转诊,减少误诊、误治,给予已发病的罕见病患者更合适的诊治方案。

视频来源 :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