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13岁男孩脖子疼以为是扭到了 到医院一查 竟是一种罕见肿瘤

日期:2018-12-19

13岁小男孩脖子疼

家长以为是扭到了

脖子前倾着,无法活动

声音也嘶哑

近日

这名男孩来到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

经检查,孩子是得了一种罕见的肿瘤

——斜坡动脉瘤样骨囊肿

该院神经外科李方成主任介绍,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特殊类型肿瘤样疾病,虽然是良性,但长在颅内斜坡上的极为罕见,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病灶位置深在紧邻脑干,一不留神可能真的会“要命”!

孩子入院时,颈部疼痛和吞咽困难已经持续了一两个月了,查体咳嗽反射、咽反射明显减弱,头颅MR提示颅底斜坡内见一不规则形囊状影,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能性大。综合患儿病史及辅助检查,斜坡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基本明确。

长在斜坡位置上的骨肿瘤已经十分罕见了,更大的难题就是手术,由于病灶位置深在紧邻脑干,常规手术入路根本无法显露,李方成主任在科室内组织了多次病例讨论,并经口腔科、麻醉科会诊,最终确定了经口腔及咽后壁入路,属我院首例采取此入路,在神经导航精准定位下,为男孩切除了肿瘤至硬脑膜层面,以达到镜下大部分切除。

(运用神经导航技术精准设计手术入路)

手术历经4个小时,过程顺利,术后在神经外科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顺利康复,吞咽功能明显改善。

李方成主任表示,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年龄小于30岁者多见,好发于长骨、脊柱、锥弓和锥体的后部,位于颅内者极为罕见,

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斜坡动脉瘤样骨囊肿位于枕骨大孔前缘,其后方即为脑干,且斜坡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毗邻基底动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结构,从传统的后方入路无法显露病变,必须经口咽入路手术,而儿童口腔较小,即使用口腔撑开器辅助,获得的操作空间也极其有限,因此该手术难度很大,

经口咽入路切除斜坡肿瘤也是国内首例。

“神经导航在这手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李方成主任介绍道,神经导航就跟我们车上的“GPS”一样,把患者影响等相关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跟踪患者和手术器械,能够精准定位,准确切除病灶,减少术后并发症。

这名男孩术后10天就出院了,为了防止术后孩子的颅颈交界处不稳定,建议孩子多卧床,医护人员会进行随访。

神经科介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成立于2014年,医务人员共23人,科室拥有住院床位38张,神经电生理监测床8张,年手术量900多台,年住院人数超过1000人、设有专门的儿童癫痫中心,配备8台高端视频脑电图监测设备,进行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综合诊治。手术设备先进:拥有德国莱卡顶级手术显微镜、STORZ神经內窥镜、美敦力神经导航系统、全套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全套蛇牌显微手术器械等,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能满足各类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需求。业务覆盖所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小儿神经系统肿瘤、癫痫、各类脑积水、先天性神经发育畸形、狭颅症与头面部发育不良、小儿脑血管介入和手术治疗等。

专家介绍:

李方成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1987年大学毕业,1996年获显微神经外科博士学位,从事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工作近30年。娴熟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进行各种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包括颅咽管瘤、巨大脑垂体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复杂颅底肿瘤、大脑深部肿瘤、颈髓髓内肿瘤;各部位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巨大脑血管畸形显微全切除。将手术所致的神经损伤降到最低。近年来主要专注于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小儿神经系统肿瘤、小儿难治性癫痫、小儿脑积水、狭颅症及各种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记者 | 张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