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往往在孩子已经发生了性行为,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才会隐晦地跟孩子聊起性知识,这显然太晚了,特别是对于艾滋病这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一旦染上就是终身,所以成年人首先不要避讳,预防艾滋病,就要从青少年抓起,让孩子充分了解性知识和艾滋病在尚未发生性行为之前。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门诊主任何耀娟
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做出以上提醒,绝大多数艾滋病都是通过性行为传播,青少年需要了解正确了解性知识,有效预防艾滋病发生。
现状
青少年性意识模糊、性实践狂飙突进
我国防范艾滋病形势严峻,有数据显示,2018年第2季度,中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40104例,2018年全国艾滋病新发病例与去年相比增长约25%,更有高校学生集中爆发艾滋病、艾滋病患者报复社会等新闻屡见报端,特别是在青少年、高校中的发病情况让何耀娟主任感到心惊,她表示,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多次在广州市中学、高校进行性知识、性病防范等科普讲座,在调查和科普中发现,目前在青少年群体中,性行为实践的多,但对性知识却很懵懂,在这样模糊的性意识之下,还会有很多青少年觉得没有过性经验是过于“羞耻”的事情,这样盲目地无任何保护措施地进行性行为非常危险。
继婴儿期后,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迅速生长发育的高峰,心理学家也将这一时期称为“第二次危机”
,体格快速发育,出现性冲动。这个时期的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发生爆炸性的变化,充满了巨大的变数,包括性尝试,很多家长对此避而不谈,辅导老师相关知识不足,引导不到位,孩子接受性知识的渠道往往是网络、同学之间,孩子需要在这么庞大的信息中分辨哪些是可观的科学的,这比较困难。何耀娟主任表示,我们到做科普讲座,发现孩子们对医生是很信任的,接受能力也很强,课后孩子很多问题都清楚了,与其欲盖弥彰,不如敞开天窗,我们一次一小时面授课,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健康,让孩子清楚在面对性诱惑之前先了解性的真谛及危害,清晰知道自己该有的态度。
预防
女孩子随身携带避孕套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慢性进展性疾病,逐渐减弱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从而因各种感染或肿瘤、消耗而亡。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性行为传播、注射毒品传播、母婴传播、经输血传播等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存在于患者体内,可通过体液传染。可传播HIV的体液有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伤口、渗出液、乳汁;一般不传播HIV的体液是汗液、唾液、尿液。
预防艾滋病首先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避免多个性伴侣、避免不洁性交,特别是要在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使用避孕套可以阻断大多数性病传播,何耀娟主任表示,
不要觉得避孕套“神秘”,这是自我保护的“利器”,不要觉得羞耻,为了自身健康安全,支持青春期和成年男女随身携带避孕套。
处理
24小时内用“阻断药”
令人担忧的是,
艾滋病具有隐匿性和欺骗性
,从外表看与常人无异,甚至连患者自己都不知道,何耀娟主任提醒我们,一旦如果与疑似艾滋病人发生了性关系,
必须在24小时内找疾控中心或大型医院买“阻断药”
,可以有很大几率防止感染艾滋病。
目前抽血检测HIV抗体是目前艾滋病诊断的金标准,广州市现有7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后送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认。
另外,为了预防艾滋病,也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提倡自体输血,使用有正规来源的血液和血制品。
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过的血液。慎重为别人处理伤口。使用消毒不严格的牙科、妇产科、外科器械检查或治疗时,有感染HIV的危险;如果女性在孕期发现感染,慎重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可以及时转介到指定医院接受阻断,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成功率也非常高。
专家介绍
何耀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门诊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记者 | 张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