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小心脏扑腾乱跳 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放电”后治愈

日期:2018-09-03

上一秒还在活蹦乱跳,下一秒就突然“蔫”了下来,面色大变,甚至能看到颈部血管在不停地“蹦跶”……10岁女孩小美(化名)是一名心跳过快的小患者,容易在哭闹、运动后和发烧时发作,已经持续两年时间了。

日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小美进行了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小美的心脏传导信号折返形成了一条“环路”,而正常人心脏传导系统的电信号只有“单行线”,这是造成她心跳过速的原因。

医生通过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把多出的一条通路消融掉,治愈了小美的疾病。这是市妇儿医疗中心首次开展这项技术,据悉目前广东省内仅省人民医院、中山一院及市妇儿医疗中心3家医院可以开展。

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心内科主任医师黄萍介绍,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确诊的儿童心律失常大约30000例,发病率约为5%,严重心律失常约2%,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见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上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早搏,对孩子的危害不大;但严重的心率失常,如小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一发作起来每分钟心率达220~250,持续几个小时甚至超过24小时,心脏负荷不了会出现心衰,甚至猝死

黄萍介绍,儿童心率失常,首选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有效率仅为60%~70%,小美的服药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快速性心律失常根治方法,一次射频消融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可达到98%以上。

方法是首先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认心律失常类型,然后通过三维系统建模确定消融靶点,最后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从而到达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异位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当日共完成了5例儿童快速心律失常心内电生理检查及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专家介绍

黄萍

儿童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在儿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疑难病症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病、肺动脉高压、心肌病、儿童晕厥等方面作过深入研究,发表学术论著50余篇,参加编写3部专业著作。现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专业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晕厥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副组长。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 | 伍仞

通讯员 | 易灵敏、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