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陈怡禄:部分头孢菌素被列为抗菌最后防线

日期:2017-06-22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对其基本药物清单中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40年来#!重大的修订,专家表示,其实中国在2011年就将抗生素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三级”三类,与世卫组织的修订遥相呼应。


专家介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1989年6月毕业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从事医院药学工作28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或参与省市课题10余项,荣获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会(第八届)编委等。



Q1:世卫组织修订意见中的一些药品,如阿莫西林“可广泛使用”,环丙沙星要“谨慎使用”,头孢菌素类则要“保留使用”,能否从药性和安全角度谈谈其原理?

陈怡禄:这一分类有利于缓解病菌耐药性问题,确保有药用、用对药。“可广泛使用”类包括用于治疗各类普通感染的药物,这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低。“谨慎使用”类是针对少数感染的首选或次选药物,包括环丙沙星,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和链球菌引发的咽喉炎,但效果并没有那么好,应大幅减少使用,以免耐药性进一步发展;“保留使用”被视为最后治疗手段,如粘菌素和部分头孢菌素等,应仅在所有替换药物失灵的严重情况下使用,也就是相当于人类应对细菌的最后一个防线,不是迫不得已#!好是不要用它。


Q2:世卫组织的修订与中国近年来实行的“大限抗”政策有何异同?

陈怡禄:世卫组织的抗生素分类标准是一个广泛标准,甚至不够中国严格。中国从2011年之后每年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把抗生素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三级”三类。要求综合医院的门诊抗生素处方量不能超过30%,住院患者使用量不超过6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前每天有800-1000儿童输液,现在每天仅200-300名。按照政策要求,2020年中国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预计二级以上医院抗生素限制使用会进一步加码,门诊取消输液的政策或会得到进一步推广。

我国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门诊输液作统一规定,但江苏、安徽等省去年在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全面停止53种病门诊输液。广东也从2016年开始探索逐步取消门诊输液,省内广州、深圳、惠州各有一两家公立大医院停止了门诊输液。预计年内广东将出台相关文件,并提出全省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