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医生网络问诊、孕妇安坐家中做B超、远在中国的儿科专家给非洲患儿会诊……昨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正式通过了HIMSS7评级。据了解,该评级以权威和严格著称,是考量一家医院现代医疗信息技术的“金标准”。
据介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继北大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后,国内第4家达到HIMSS七级的医院,同时是全球第15家通过该评级的医疗机构。
智能系统能提示开药太多
昨日下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夏慧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HIMSS系统,市妇儿中心建立起了结构化电子病历、闭环管理、大数据平台、无纸化、区域互通互联以及足够安全、便捷的智能辅助决策和诊断系统等。
其中,“无纸化”就诊将给患者带来一种全新的就医体验。“除了按照医保等政策要求必须打印个别纸张外,中心所有处方、医嘱、检验报告等都完全实现了无纸化,患者就医再也无需拿着一大沓病历资料,医生只要在电脑输入患者信息,一切就诊资料都能查阅得到。”
不仅如此,在HIMSS七级医院就诊,智能决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比如医生给孕妇开出某处方,系统会对处方自动判别,若该处方是孕妇禁用的,系统会即时提示。如果医生给两岁的孩子开药,剂量偏大,系统也会提示。
“还有,同样是剖腹产,哪一组医生使用的手术方案会使患者产生的费用更少,住院周期更短,在系统里都能看出来。”夏慧敏说。
机器人医生为宝宝发烧问诊
“现在不少父母只要孩子感冒发烧了就都往大医院跑,结果大医院人满为患,就诊一次前后可能需要耗费七八个小时,算上复查可能还得来3次。通过HIMSS七级,首次就诊可缩短到1至2小时,甚至都不用到医院来。”夏慧敏举例说,孩子发烧了,家长可以在家里通过医院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收集孩子相应的体征数据,上传到医院的电子病历。医生通过互联网查看患者的状况。不仅如此,由于在系统内每一流程都可监控可追溯,医生护士工作效率更高,患儿的就诊安全更有保障。
据了解,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市妇儿中心还将上线“咪姆熊”系统,家长可通过“咪姆熊”的提示,根据孩子的症状一步步推定,最后获得推荐诊断,“整个过程就像是和一位‘机器人医生’通过在线对话完成诊疗过程,而‘咪姆熊’的‘资质’可达到主治医生水平。”该院数据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妇儿中心产科已经为孕妇建立了产科电子病历,并可提供100套可穿戴设备,试行“孕妇家中自助监测胎心”。“孕妇远程在家就可以监测,数据实时传到患者平台,胎心有异常时系统会报警,整个孕期胎心的图形都能看见,每次产检、孕检的数据材料,护士会进行评分。”夏慧敏说,未来甚至可以实现孕妇在家做B超、核磁共振,其实时影像医生通过移动端就能查看。这样的未来有多远?“估计未来两年内就能实现。”
孕妇在家可与医生实时交流
今后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看病将大大节约时间,甚至有望足不出户了!记者25日了解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顺利通过美国HIMSS EMRAM住院和门诊的7级评审,成为全国第四家、华南#$家通过该评审的医院。这也意味着该院各项医疗服务和管理信息真正实现了智能化。
智能化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夏慧敏告诉记者,首先是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高危产妇越来越多,医生对于这些产妇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的监测也越来越密切。现行条件下,如果孕产妇在住院,医生还可以了解到她的情况,一旦出院,要随时监测其实很难。“现在我们为高危产妇开发了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到孕妈妈在家里的情况,比如胎心、血压、血糖等,这些数据将通过手机传递到医院的系统中,医生可以在手机上和患者进行交流。”夏慧敏表示,这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患者来回奔波的时间,“孕妇来就诊时,这些基本数据已经到了医生的电脑上,可以节约她等待的时间。”
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院内外一体化的多学科会诊平台,结合授权,将电子病历、检验、影像、病理和音频、视频相结合,通过智能手机的接入实现了实时、便捷、自如的多学科院内院外会诊,一些基层医院甚至处于边远地区的患者,可以迅速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专家取得联系,节约奔波的时间,更加方便地就诊。
夏慧敏表示,预计在两年内完成所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真正改善目前看病、拿药、缴费排长队的现状,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丰西西 通讯员:易灵敏、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