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做检查、取药等每个环节都可以追溯经手人,新生婴儿一出生就戴上防盗脚环与妈妈的手环配对……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了解到,该院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武装”全院管理,让患者就诊享受更安全、便捷的服务。该中心也因此获得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英文简称“HIMSS”)认可,成为全国首家通过HIMSS六级认证集团医院,跻身世界顶级信息化医院水平。
护士持扫描机扫描药物上的二维码,便可确定该药物的使用是否正确。扫描时,用药信息也会录入。
经过近一年的信息改造,市妇儿中心从门诊到住院、从药房管理和治疗等环节均实现信息追溯和管理。如今,病人就诊遇到人为差错的概率可降到#!低。以医嘱管理为例,从医生开出医嘱到药房拿药、确认病人身份等环节,所有经手人都记录在案,监督人员随时可查哪个环节发生问题,也可避免由于人工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华南地区门诊量#!大的妇婴专科医院,去年门急诊量接近四百万人次,手术量5万余台,分娩量达1.8万人次。逐年增加的门诊量给医院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为此,该中心开始为病人提供信息化就诊服务,同时也通过信息化加强医院各个治疗流程的管理,保证病人诊疗安全。该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廖灿表示,该中心开始打造全国首家云上三甲医院,将所有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以便快速处理,为病人服务;同时也减轻医院负担,可减少近百万元的维护运营费用。
信息化管理带来哪些变化?
1、护士减负,照顾病人时间多
乳腺外科的护士文君介绍,住院部的每个护士站配有三台扫描机,护士持扫描机扫一扫病人手带上的二维码,就可知道病人的诊疗信息,如病人已经做了什么治疗、还有多长时间要输液了、输液和配药是否是该病人的等。以往核对这些信息护士需要一页页地翻记录本,如今可以轻松完成这部分工作。另外,以往交班时需要做的大量文书工作,也因信息化管理而变得轻松。由此,护士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病人。
2、母婴配对,防盗防抱错婴儿
医院的婴儿防盗系统通过为婴儿和母亲佩戴远距离标签,实现母亲和婴儿的匹配。
母婴身份一旦绑定,可预防抱错宝宝。因为婴儿标签被佩戴至婴儿的小脚丫后,如未经允许被取下,系统将自动产生报警信息。同时,系统可在婴儿活动空间布置“网络”,采集婴儿的信息,实现对婴儿的24小时监控。
3、快速对接,抢救患者更高效
实行信息化管理后,急诊改变了传统手工分诊方式,可实现院前急救、住院、检验等环节快速对接,能有效压缩4~8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医护的整个评估过程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而且可减少医疗差错。
来源:信息时报
记者:张秀丽
通讯员: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