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普、黄宙辉,通讯员易灵敏、张靖绮、简文杨、戴希安、彭福祥报道:疾、急、挤,这是近两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情景。今年4月以来,广州雨水连绵天气多变,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流感等流行性疾病高发,广州市妇儿中心门诊量暴增,5月份每天平均门诊量13066人次,6月3日一天门诊量更达到15743人次的历史新高。
儿内科可以用爆满来形容。单日儿科医师接诊量是167人次,平均每小时就接诊28人。6月5日下午2时,记者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感觉到“人气”逼人,家长们排长队等待安排分诊,护士拿着扩音器喊“100号以后的家长,你们是加号的,请半个小时后再来排队,200号以后的家长请一个半小时后再进来排队……”
市妇儿医疗中心内科部副主任、感染科主任徐翼告诉记者,进入夏季以来,来看病的患儿#!多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好发于夏秋季(目前正值高发季),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飞沫传播,6个月-5岁的儿童普遍易感染。其次是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还有重症死亡病例;再其次就是流感。“这三种传染病叠加,患儿陡然增多,医院门诊爆棚。”徐翼说。
面对潮水般多的小患者,医院已启动了三级响应,动员住院部医生来看门诊,医院机关有行医资格的干部也被动员看门诊,门诊所有医务人员加班加点。
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院,近日儿科急诊人数也暴增,其中发烧患儿比平时至少增长2倍以上。
周小姐的女儿今年3岁,4日开始突然发烧,一开始只有38.3℃左右,突然就“飙升”至39.5℃了,而且精神不佳。她赶紧把女儿带来医院看医生。“最近中东呼吸综合征,之前还有登革热,看到宝宝的手臂上有个蚊子咬的大包,心里好紧张。”周小姐说。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主任肖昕表示,对于高热的孩子,医生会采用包括退热药、物理降温等综合方法帮助孩子退热,目的缓解孩子的痛苦。他建议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出现抽搐、呕吐等症状,则应立即就医,避免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王普、黄宙辉、易灵敏、张靖绮、简文杨、戴希安、彭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