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健康中国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深入宣传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及广州市的要求,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组织了专家宣讲活动。
本次特邀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HIV母婴传播阻断专家禤庆山主任分享他的《HIV母婴传播阻断技术和预防》,希望能帮到更多的群众。
什么是HIV母婴传播?
HIV母婴传播是指HIV阳性的孕妇在怀孕的过程中、在阴道分娩的过程、母乳喂养的过程所生的婴儿被HIV感染。它们是HIV传播的重要的途径。
母婴传播的三种途径的感染机率
1、 母亲怀孕、分娩过程中被感染的为2/3。
2、哺乳期被感染的为1/3。
3、 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其感染率#!低可为2%。
影响机率的因素
1、母体中病毒载量越高,母婴传播机率越大
2、CD4细胞计数
CD4细胞计数的下降与母婴传播机率的上升呈线性关系。
母体CD4细胞数>600个/mm3以上时,传播机率几乎为零。
3、各种导致胎盘炎症或破损的诱因
各种导致胎盘炎症或破损的诱因均可增加HIV的母婴传播机率,如绒膜羊膜炎、胎盘早剥、感染性因素等。
4、孕妇的一些不良行为
孕妇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吸烟可使HIV阳性孕妇围产期的HIV传播机率增加3倍。静脉吸毒使母婴传播危险性增加。孕期无保护性行为使孕妇反复感染HIV,毒株多样性增多,增加阴道、宫颈的炎症或摩擦,绒膜羊膜炎及 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5、胎膜早破
破膜时间>4小时,母婴传播发生率约为25%;破膜时间≤4小时,母婴传播发生率约为14%;产前检查及分娩过程中的侵袭性操作可以增加胎儿的感染机率;产程越长,感染机率越高。
6、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其传播机率约为14%。HIV孕妇的乳汁中HIV的检出率高达58%。病毒浓度高峰出现于产后1周~3个月。
干预的措施有哪些?对于HIV阳性的妇女,建议#!好不要受孕。
如果特别想要孩子,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措施1:行为干预
妊娠期间避免或减少无保护性行为及多性伴性行为以减少生殖器感染、感染性病的机会。
措施2:改变生活方式
包括避免孕期内吸毒和吸烟等行为。
措施3:药物干预
妊娠期减少垂直传播的首要任务是使病毒数量降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
措施4:产科干预
避免怀孕期间进行侵入性检查。分娩前行产道清洗。缩短产程-应用选择性剖宫产手术。
美国妇产科连盟指出:当HIV-RNA水平小于1000拷贝/ml时,剖宫产并无保护作用;择期剖宫产应选择妊娠38周进行,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
措施5:喂养方式
避免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喂养。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混合喂养。有资料显示:许多发展中国家常用的混合喂养比单独母乳喂养增加了感染HIV的机会,推测是与婴儿胃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总之,细菌的携同感染可以增加母乳中的病毒含量,可能也会增加婴儿的易感性。#!好的办法是把母奶挤出,然后进行加热后再给婴儿喂养。
药物预防的几种方案
一、AZT标准方案
服用方法:
孕妇:从14-34周开始服药100mg/次,5次/日。
产时:在怀孕及分娩过程中静脉给药,首剂 2mg/kg,1小时后1mg/kg/h。
婴儿:出生后前6周口服给药,2mg/kg,q6h。 ¨费用大,可使传播率下降2/3。 ¨其后此方案逐步在发达国家推广应用,美国和欧洲的围产期传播率已下降到5-6%。
费用大,可使传播率下降2/3。
其后此方案逐步在发达国家推广应用,美国和欧洲的围产期传播率已下降到5-6%。
二、AZT短程疗法
从孕36周开始口服AZT : 300mg/次,BID。
产时:300mg/次,q3h 直到分娩结束。
泰国1998年公布结果:非哺乳婴儿HIV传播率下降50%,哺乳婴儿HIV传播率下降37~38%。
但即使短程方案其费用仍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
三、NVP(Neviraping)单剂疗法
用药方法:
产妇: 在产程开始时服用200mg/片。婴儿: 出生72小时内按2mg/kg服用口服混悬液
出生4个月婴儿HIV感染率为11.9%。而AZT对照组(分娩开始时口服AZT 600mg,分娩期间每3小时口服300mg;新生儿生后前7天,4mg/kg每天二次口服)则高达21.1%。
不仅如此,全程费用还不到4美元,因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四、AZT+3TC(双肽芝) 疗程
泰国一家医院经过5年的临床医学研究发现,患者使用AZT和3TC两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有效地降低了艾滋病病毒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的几率。这家医院已确诊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在怀孕34周后使用两种抗艾滋病药物— —AZT和3TC,婴儿出生后再继续给新生儿使用1个月的AZT,艾滋病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几率可以降到2.8%, 而单独使用AZT的感染率在7%-8%之间。
婴儿出生时HIV抗体阳性可以证明婴儿被感染了吗?
不能证明。因为在妊娠期间HIV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并且已经证实,此抗体在婴儿体内可以存在18个月。也就是说若新生儿在18月后HIV抗体仍为阳性则考虑其被HIV感染。反之,若18个月后抗-HIV转阴,则表明其未被感染。
什么是宫内感染?
是指在怀孕的过程中感染,根据下列检查的特点可以推算出是否已经发生宫内感染。即新生儿在48-72小时内测定P24抗原、HIV DNA为阳性(也就是测定体内的病毒量)则考虑为宫内感染。
什么情况下考虑为分娩过程中感染或由母乳喂养造成的?
若在出生后7天-90天内测定P24抗原、HIV DNA为阳性(也就是测定体内的病毒量)则考虑为产程或母乳喂养感染。
总 结
在可以获得满意的药物治疗和手术的条件下,垂直传播的几率应小于2%。
措施:
1、每一个妊娠妇女检查HIV
2、 HIV妊娠妇女监测病毒数量
3、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以使病毒数量测不出
4、剖宫产(在阵痛和破膜之前)
5、新生嬰兒應在出生後,立即作抗病毒治療
6、人工喂养
#!重要的就是艾滋病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
专家介绍
禤庆山
妇产科主任医师、广州市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第四党总支书记、计划生育科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会理事、广东医师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计划生育学会委员。1986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擅长于放射介入子宫动脉栓塞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特别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具有独到之处。,1998年在国内采用择期剖宫产阻断艾滋病(HIV∕AIDS)母婴传播,并使其传播率从30~50%下降至3%水平。
精于计划生育手术及咨询,对于性传播性疾病、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孕前咨询、妇科炎性疾病的诊治有较高造诣,曾师从名老中医林至君主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始终,使患者每每受益。其事迹先后被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等10多家媒体报道,在CCTV“半边天”栏目和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梦想放飞”节目中被采访并播出。先后撰写并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项,多次评为中心优秀医务人员、广州市卫生局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