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广州开始大力推动“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平安广州,是由街镇、社区、医院、学校等一个个包含着“平安”的“细胞”组成。南都记者日前走访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作为“平安医院”创建典型案例,呈现建设“小平安”实现“大平安”的探索和经验。
“平安医院”警钟长鸣
市妇儿医疗中心:无预告演练“吓怕”院长
“我们医院的退休院长都特别爱说一句话,我终于从“火山口”下来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简称“市妇儿中心”)副主任张志尧用这个例子说明,防火在“平安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性。“市妇儿中心三个院区加起来日常有200多个无陪护婴儿,这是特别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
除了消防领域必备的硬件投入,张志尧认为,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医院每个员工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安全培训,医院每年还会与属地消防队、街道、公安等联合演练,病人的撤退路线、灭火、防烟等都是必练科目,要求做到熟能生巧。”
2016年,反暴防护技巧培训就进行了60多场,1700多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
针对新生儿科和ICU无陪人病房的安全演练是重中之重。“我们是有成文的预案的,比如一旦发生火灾,各科室医务人员留足本科室人力,其他所有富余人力必须优先跑到无陪人病房保证病人撤离。”
“市妇儿中心经常进行无预告安全演练。结果主任几次都当真了 ,请我演练前告知他。”张志尧说,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安全演练“走过场”,让医护人员始终绷紧一根安全意识弦。
据介绍,市妇儿中心在三个院区建立了两个警务室和一个警务点,还引入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长期进驻医院。今年市妇儿中心将投入448万元对儿童院区摄像头进行高清数字化改造。此外,广州市妇儿中心还通过“互联网+医疗”推行“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推进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
“平安医院建设要注重前置,日常安全保卫、防火防盗、医程流程控制好,后端的纠纷矛盾就少了。”张志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