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正抱怨在儿童医院漫长的等候、喧嚣的环境、医生的“怠慢”时,当您正为儿科医生这个群体紧缺、流失而扼腕叹息时,当社会还在纠结是应该降低门槛、让更多人来从事儿科医生工作,还是提高待遇、鼓励儿科医生坚守或吸引其他专科医生转行时,他们却在日复一日地加班、手术、查房、写病历、查资料,他们会为自己的房贷忧心、为自己的亲人操劳,也会为自己的病人揪心,但他们很少去“抱怨”、“宣泄”,他们还在坚守,他们渴望被尊重和理解,并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从今天起,小熊君将陆续推出几篇【儿科医护心声】,让我们听听他(她)们是怎么说的。
欢迎广大同事、同行不吝赐稿!
一位因患“先天性喉软化、重症肺炎”的可怜的孩子,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被家人“抛弃”,“放弃”治疗185天以后却又平安、健康地回归家庭。
在这医患关系紧张、人人自危、经济效益至上的时代,庆幸还有一群人,对患儿不抛弃,对理想不放弃。
在这里,仍有一方热土,一种信念,一份坚持。因为爱,所以爱!
组织多学科会诊
“小琪琪要出院了!”阵阵欢呼打破监护室的宁静,病房瞬间沸腾起来,成为“孤儿”185天后,小琪琪终于要重归家庭的温暖了。
小琪琪是一位先天性喉软化、重症肺炎患儿,由于肺部反复感染,小琪琪出生6天后便多次住院。到达我院治疗前,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为了小琪琪的治疗已经一贫如洗。患儿入院后,肺炎情况很严重,胸片显示整个肺部“白肺”,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治疗,肺炎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喉软化,患儿撤机较为困难。反复多次的撤机-上机-撤机-上机,让人看不到治愈的终点。此时,家中已举债10余万,父母最终承受不住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开始拒绝继续缴费、拒来探视、拒绝提供一切小琪琪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拒绝接听医院的电话。
虽然小琪琪的父母抛弃了他,却没有一个医务人员愿意放弃努力。患儿撤机困难,医生反复调整治疗方案,护士积极配合,最终成功撤机;患儿吮吸不良,康复科指导,护士们认真落实康复理疗计划,使得患儿由鼻饲进食过渡到经口吮奶;患儿营养不良,营养师会诊,母乳库提供母乳,成功改善了患儿营养状况。
主任在做紧急穿刺
还记得姐妹们帮小琪琪沐浴的早晨,那种细致和温柔;还记得姐妹们下班后抱着小琪琪去晒太阳的午后,那种温馨和怜爱;还记得姐妹们为他做的小玩具,画的画,和他一起听过的故事、唱过的儿歌,那些和他共同度过的每个日日夜夜……虽然没能像妈妈般记住他成长路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没能像妈妈般给他无微不至的呵护,但我们尽了自己#!大的努力,给予他温暖的照顾。
医生带着脚伤上班,同事们给他准备了轮椅和鲜花
当小琪琪的爸爸终于被我们的努力感动,准备接小琪琪回家时,家属没有感激,我甚至忘记他究竟有没有跟我们道一声谢谢。然而,当看到他爸爸小心翼翼抱起他那一刻的喜悦、慈爱和温柔时,看到小琪琪被环抱着的满足时,对这位不称职爸爸的一切不满都转变成了对未来的祝福。
儿童PICU护士合照
在这医患关系紧张、人人自危、经济效益至上的时代,医学理想俨然成为奢侈品。庆幸还有这样个集体,不因阻碍而放弃,不出于回报才去关怀,在心里#!柔软的角落,仍有一方热土,一种信念,一份坚持。
愿你我在医学路上都不忘初心:因为爱,所以爱。
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 PICU梁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