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组织了“如何看急诊”媒体通气会,活动引发了广州媒体的强烈共鸣。5月27日当晚广州电视台《广视新闻》栏目以“急诊接诊需分诊 家长带孩子看病给点耐心”为题,5月28日广东电视台《午间新闻》栏目以“儿科急诊主任教你什么时候需要看急诊”《南方日报》以“挂不到急诊号,竟动手打护士;医院呼吁病人和家属遵守急诊分诊安排”、《羊城晚报》以“儿童急诊分级,先看危重病人”、《广州日报》以“儿科急诊八成唔急”、《南方都市报》以“超八成儿科急诊其实不急”等为题进行了相关报道。许多知名网络都予以了转载。
妇儿中心的专家通过媒体向社会普及疾病分级诊疗和急诊分级管理的知识,希望患者或家属遵守医院急诊分级安排,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就诊,候诊时给点耐心,多给医务人员以尊重和理解。媒体呼吁社会“良好的就诊秩序是缩短就诊时间的捷径!”
“看病难,看急诊病更难”,这令人困扰的话题一方面是病人认为看急诊还要等这么久的误区,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的不堪压力;作为全国专科门诊量#!大的医院,广州市妇儿中心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急诊分级办法”安排就诊先后次序已经实行了3年多,确保#!危重的患者能#!先得到救治。急诊专家呼吁患者或家属遵守医院的分诊安排,要相信专业培训分诊护士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就诊秩序是缩短就诊时间的捷径,面对人潮汹涌的就诊环境,医患双方需要多一份尊重和理解。报道也指出:其实,医院急诊资源被滥用的情况并不鲜见。本来,急诊科是为病情危急患者所设立的,它有着明确就诊范围,比如高烧要达到多少摄氏度,要有哪些危急或紧急症状等等。而现实当中,看急诊的患者,很大一部分不是病情紧急而是为了赶时间或者因为下了班才有时间而挂了急诊。如果医院并未对急诊有“门槛”限定,来者不拒,患者多掏几元钱就可挂上急诊号,这固然可以方便广大患者就医,却让原本就紧缺的急诊医疗资源愈发紧张,让原本就显得急而忙乱的急诊更加无序,以致在面对一个真正有危险的病人时,医生往往腾不出更多时间、拿不出足够精力来救治,由此引发的种种医患纠纷会愈演愈烈。
本着“懂得知识才能提高秩序”的理念,广州市妇儿中心将以后的微信内容中陆续推出“急诊知识知多D”的科普活动,敬请您的关注!